文/陳曉 蘇雅欣 趙弋洋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
普惠金融在一四五金融改革的經濟背景下已然成為加強數字化服務能力的行業目標[1]。數字普惠金融,指借助互聯網技術在金融領域實現信息交互并降低交易成本,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處理、數據通訊、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等計算機技術[2]。數字普惠金融相較傳統金融,具有人員受眾面多、商業處理范圍廣、成本低、門檻低等優勢,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鄉村振興、“三農”發展等領域存在的普惠金融的困境,提高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力度,有效緩解金融排斥現象。
數字普惠金融的充分利用,需要以嚴格完善大數據風控系統和構建高效金融科技布局為前提。風險控制是普惠金融的一大難題,大數據模式則是解決數字普惠金融風控建設的關鍵。首先,要對各大環節進行精細化控制,針對金融貸前、貸中、貸后不同的風險特征,設計不同方案確保內部風險的可控性;此外,也需要依托金融監管協調與改革,解決由金融業混業經營格局導致創新產品屬性與邊界模糊而造成的監管空白問題。其次,通過金融科技的布局合理化,讓數字化服務在傳統金融基礎上更加創新與便捷,例如通過數據開發與分析、機器學習、量化決策、圖算法、區塊鏈等科技研發,將第三方信息可視化,由此篩選高風險借款人。
目前,我國在全球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成為積極推動與踐行者。由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制定的《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成為推廣數字普惠金融的首個國際性的共同綱領。2016 年 G20 杭州峰會通過了該文獻制定的 8 條原則和具體的 66 條建議[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全面強調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與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為此制定《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明確了“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涉及的各項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各類通過數字化或電子化技術的交易手段,如電子貨幣、支付卡和常規銀行賬戶??赏瓿蓸I務包含支付、信貸、轉賬、儲蓄、保險、證券、財務規劃和銀行對賬單服務等。
針對小微企業、個體經營主體融資問題提出數字普惠金融概念,為解決傳統農業信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農業信貸(Agricultural Credit)屬于金融領域,泛指借助貸款及商業票據、銀行票據等信用工具,滿足農民在設備采購、種植收獲、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特定財務需求,并因行業特殊性形成了大農場找商業銀行、小農戶靠信用合作社的差異化融資路徑。
根據生產組織模式,可以將農業信貸資金需求主體劃分為農戶、企業組織以及農場和農業合作社等非企業組織。數據顯示涉農貸款設立后的三年間,個人涉農貸款數額從 8.3 萬億元上漲至 12.1 萬億元,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需求非常強烈。企業涉農貸款數額占比最高,2020 年達到 67.5%,是農業信貸資金的主要需求主體。
總的來看,隨著農業生產逐步邁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農業信貸資金需求將會隨之不斷增加,不同需求主體間的差異也會加劇,亟需與之匹配的信貸制度和資金來源供給。
△ 農業信貸資金需求愈發迫切,主體間存在較大差異
來源:作者根據Wind經濟數據計算整理
② 資金供給情況
近年來,農業信貸資金供給規模得到穩步提升。截至 2022 年 3 月底,涉農貸款余額增至 45.63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2%。
根據規范化程度,可以將農業信貸資金供給主體劃分為政策性銀行信貸、商業銀行信貸、農村信用社信貸等正規金融信貸機構,以及民間高利借貸、民間親情借貸等非正規金融信貸機構。目前,正規農業信貸供給渠道日益普及。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截至 2021 年上半年,農行累計投放糧食重點領域貸款超 1100 億元,增速達到 22%,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扶持力度
[4]
。
△ 農業信貸資金供給規模大幅增長
① 供需主體
② 擔保模式
農業經營主體想要從涉農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有擔保是關鍵。信貸擔保主要有保證、抵押、質押三種方式,其中保證方式依賴主體或其擔保人的信譽,這一方式正規金融機構中較少使用,一般需要政府擔保機構背書,因此應用范圍不廣。
由政府支持的農業擔保機構進行第三方擔保。擔保受政策影響。
產業鏈核心企業擔保。融資由核心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成員轉移。
信托公司擔保。信托公司負責管理貸款人的各類財產,起到財產隔離的作用。
從擔保所需物的角度來看,農業信貸擔保常見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以農產品做抵押擔保
農產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農業經營主體未來的償債能力,但是這種方式對農產品自身的性質有一定要求,例如農產品要不易腐爛、市場價格變化幅度小等。并且在使用農產品抵押后,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擔保機構也需要持續監管農產品的儲存銷售情況以控制風險。
2.以財產權利做質押擔保,如已簽訂的訂單或應收賬款質押擔保
這種方式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說調查成本、監管成本較高。機構首先需要保證訂單的不可撤回性,評估交易的真實性和安全性,是否能夠按要求完成。之后除了質押流程,還要在訂單運行過程中監管訂單雙方,以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違約行為。
3.以土地、項目等經營權擔保
對于大多數收入低、投資能力差的農戶來說,土地、房屋等資產是其最佳的抵押物。但是我國法律規定并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抵押,大部分情況下農戶抵押的只是土地的經營權。土地流轉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也限制了土地抵押的發展。
① 合同訂單執行缺乏監管
由于監管立法缺失、政府監管缺位、部門監管不力,許多農業合同在簽訂和訂單執行等方面存在著不規范、不標準的問題。
以花卉產業為例,在訂單簽訂過程中,一些花卉專業合作社內部人員組成不明確、人員流動性大,導致訂單交易雙方主體不明晰;在訂單執行過程中,存儲、運輸情況差導致花卉損壞,出售價格被迫降低,部分鮮花被丟棄,訂單價值受損。這些問題迫使金融機構在接受訂單、應付賬款質押時,承擔更高的風險和監管成本。因此,訂單、應收賬款這種農業融資常用的擔保物并不廣泛被金融機構接受,對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擔保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② 信用及交易等信息不透明
金融機構在放貸前,會對農業經營主體進行信用評價,再決定是否要放貸及放貸的多少。但是在農業融資領域,金融機構往往無法全面地獲取這一過程要用到的歷史債務信息、信用記錄以及交易信息,也無法確定獲取到信息的真實性。
以水果產業為例,一方面,疫情的沖擊加上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興起,缺少實物抵押物導致擔保困難,難以在大型、正規金融機構中獲得貸款的果農、小型經銷商紛紛轉向了放貸要求更低的網上借貸或者民間借貸。而不同借貸平臺之間的信息相互隔閡,民間借貸信息又難辨真偽、記錄不全,造成農戶債務信息混亂而分散,并且即使農戶失信,也未必會在國家的征信系統中留下記錄。另一方面,疫情也導致不少果農等轉向了線上銷售、社交平臺推廣賣貨等方式,他們的交易信息分布在不同的平臺,難獲取、難辨別、難整合,造成了“信息孤島”問題。
③ 農村信用環境體系不健全
在經濟欠發達且技術未普及的農村地區,信用環境和信用體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現為農戶與農業組織的信用意識缺失、信用文化匱乏和信貸行為不規范。受制于不健全的信用環境體系,農業信貸的謹慎性調查往往步驟煩瑣、成本高昂且可靠性較低。這會影響金融機構對農業信貸高額度授權和放款的意愿,致使農戶獲取信貸資金不及時,錯過最佳生產時機,遭受巨大損失。例如,漁業生產遵循魚汛和季節規律,往往需要在特定時間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且漁區江河湖海氣候變化莫測,稍有怠慢就會錯失豐收機會。這與融資授信的漫長周期相矛盾,導致漁民和漁業企業的內生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違背了普惠助農的初衷。
另外,農業信貸擔保機構間仍存在數據堵點和業務斷點,難以形成征信數據融通、財務資源共享、擔保業務共創的合作平臺,不利于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建立和優化。
④ 天然風險加劇供需矛盾
農業信貸在資金需求供給方面的不平衡源于農業的天然屬性。一方面,農業生產規模小、風險高、回報低,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對其還款能力和信用評價。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投入大、周期長、資金運轉效率低,意味著農業生產者對金融機構擔保信貸項目的期望更高。這導致金融機構愿意扶持的項目和提供的資金量與農業經營者主要運作的業務和需要的信貸規模難以匹配。此外,農業對自然環境和市場變化比較敏感,具有天然弱質性,對穩定可靠的資金鏈和供應鏈的依賴性更強,這也加劇了需求供給不匹配問題,給農業信貸帶來極大挑戰。
如水稻種植周期性、季節性和地域性明顯,容易受氣候如洪澇干旱和資源如水質土地等自然條件的制約,因而具有較大不穩定性和風險性,造成信貸供給和需求在額度期限等方面的矛盾沖突。
第三章 基于數字普惠金融建立“農業信貸+區塊鏈”模式
區塊鏈作為數字普惠金融中的一種技術基礎,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開、防篡改、可溯源等特性。而智能合約本質是部署在區塊鏈上的預定義代碼,合約內容對合同雙方透明且不可更改,并可以根據預先指定的條件自動觸發執行,執行效率更高。
以數字普惠金融相關的政策理論為指導,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將普惠金融這一概念落到實處,切實解決農業信貸問題是本文的核心。在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前,要首先結合大數據技術,由政府主導推進,完善農業互聯網基礎設施,讓更多偏遠地區的農村農戶成為鏈上節點,實現生產、交易、融資全流程鏈上操作。其次,要解決區塊鏈目前存在的跨鏈操作難、監管法律缺失、數據安全保障等問題。只有相關配套設施與技術相匹配,技術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針對合同訂單簽訂和執行過程中的不規范問題,可以用智能合約為訂單授信,同時結合區塊鏈、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降低金融機構監管訂單執行流程的成本。
智能合約是一種無需中介、自我驗證、自動執行合約條款的計算機交易協議,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因此,基于智能合約的交易真實可信,將區塊鏈、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結合并應用到訂單執行流程監管中,可以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訂單執行流程。各類農產品存儲、運輸、銷售流程中每一環節的實際情況,都可以便捷高效地從鏈上獲知,無需金融機構派遣人員定期調查、監管,從而降低機構監管成本和風險。
利用分布式賬本及加密技術,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解決信息不透明問題
針對信息不透明的問題,一方面通過數據上鏈,方便債務信息、信用記錄整合和查詢,強化擔保依據,促使更多的農戶在正規的金融機構借貸。另一方面,在完善的區塊鏈生態中,分布式賬本技術使得不同的數據庫之間可以互通,消除不同平臺之間的信息隔閡。金融機構可以在鏈上跨行業、跨地域地訪問不同經營規模的借貸人的各類信息,進行風險分級。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采用動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等技術保障在數據共享、金融機構數據訪問的過程中平臺、農戶的數據隱私與安全。
在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機構可以根據鏈上的信息便捷、高效地進行信用評價,大大降低了貸前調查的成本,使小規模的農業經營主體也能享受到融資,真正體現數字金融“普惠”目標。
利用區塊鏈的防偽造、防篡改、透明可信、鏈式數據塊、信息交易可隨時追溯驗證真偽等特性,針對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需求,建立更高效、更可靠、更健全的農村信用環境體系。以共識算法賦能金融機構,打造標準化授信放貸機制,推動不同資金供給主體協同合作,提升機構話語權,匯聚更大效能,提高融資效率。
具體來看,首先,不同于傳統農業信貸的單一授信主體,依托區塊鏈將與融資企業存在業務往來的多個企業進行關聯,提升授信體系的防偽能力,強化融資企業的信用意識。其次,在傳統信貸資金供給主體的基礎上,引入金融科技公司等新主體,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注入活力。最后,超越傳統農業信貸中金融機構通過核實融資企業具體交易信息來進行盡調和風險防控的方式,跟蹤融資企業和相關供應鏈企業的數據流,實現更全面、更立體、更可靠、更高效的授信評價過程,完善農村信用環境體系。
通過智能合約,加速信貸資金流轉速度,緩解信貸供需矛盾
借助智能合約自動、實時還款清算的特性,重構農業信貸資金供需主體間的信任關系。一方面,消除放貸機構對于信貸資金的回收顧慮,鼓勵其提高放款額度和速度,促使農業信貸真正投放到農業經營主體最急需的領域,依托數字普惠金融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將擔保機構從面對銀行不愿放款和農戶急需資金的兩難境地脫離出來,激發其在農業信貸體系中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加速金融機構的資金流轉速度,提高有限信貸資金的利用效率,增大貸款總量,助力更多農業經營者,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除此之外,利用智能合約發展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風險兜底,提升農業經營主體的抗沖擊和抗風險能力,增強農業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可靠性。
[1] 數字普惠金融行業方針. 中國金融新聞網. 201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723340321574551&wfr=spider&for=pc
[2] 數普惠金融. MBA智庫百科. 2022.
https://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數字普惠金融&redirect=no
[3] 胡濱.數字普惠金融的價值[J].中國金融,2016(22):58-59.
https://www.sohu.com/a/119815326_481887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農業部. 2022. 農業銀行 上半年支持糧食重點領域貸款超1100億元 (mo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