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當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新質生產力理論為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進程指明了實踐方向。高質量發展開辟發展“新賽道”,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朱巖。
《中國社會科學報》: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
朱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進步,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成長壯大,實現了諸多重大突破。國家把傳統要素(土地、資本、科技、人才等)與數據要素融合,出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開創性的重大政策,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推進,運用戰略思維分析研判重大戰略問題的深邃思考。從現實條件看,我國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較好基礎和優勢,同時面臨著重大戰略機遇。作為經濟發展的新起點、新動能,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取決于當下,影響著未來,意義重大。
今年 1 月 3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首次對新質生產力作出系統闡釋:“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實踐表明,數字經濟時代涌現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深刻改變了生產要素的構成,空前拓展了國民經濟的業態結構,強力重塑了生產的動力結構,必然催生出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質生產力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認識的全新突破,不僅意味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實踐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更極具前瞻性地指明了未來我國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更進一步適應時代要求,把握新的發展大勢,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框架,明確了發展內容,厘清了發展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報》:新質生產力對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朱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區別以往的最集中體現。2017 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2017年 12 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备哔|量發展,既重視質的有效提升,又重視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既包括量變,也包括質變,進而決定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變化后發展范式的重大改變。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深刻闡釋了高質量發展范式的內涵、路徑和結果,高質量發展就是依托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發生了改變,數據要素化和要素數據化使得各行業在需求側要重新定義社會需求,在供給側重新定義產品、重構價值模型,進而形成社會經濟系統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傊沦|生產力對我國高質量發展既具有理論指導意義,也具有實踐拓展意義。有了新質生產力理論,高質量發展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清晰的實現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經濟學角度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哪些方面?
朱巖:
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關鍵,就是要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這意味著傳統經濟增長的范式要發生改變,要采用人類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生產力發展路徑。從哲學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范式的變革既是中國式理論創新的機遇,也是對傳統經濟增長理論的挑戰。
隨著新質生產力帶來數據生產要素日益普及,新質產品具備了數據屬性,數據應用可以貫穿傳統的一、二、三產業進行流通和交易,使得農業、工業(建筑)、服務業在數字空間中的界限變得日趨模糊,各產業生態對于數據產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進而使得數據產品交易逐漸成為跨三次產業的一種新型產業,交易規模也將迅速擴大。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進程中,所有的產品都需要具有數據屬性,我們可以稱其為“產品數據化”的過程。“新質產品”是實物產品(服務)與數據產品(服務)的疊加,也就是“新質產品=實物產品+數據產品”。新質產品的設計、生產、流通、服務都必須基于產業生態的內在需求展開,尤其是各參與方對數據屬性的需求,需要在產業生態內,根據數據要素交易的特點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并與實物產品(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相配套。當然,新質產品也可以是單獨的數據產品,我們可以稱其為“數據產品化”,只有產品化了的數據才能在產業生態市場中流通和交易。
以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為例,工業或信息時代的經濟發展是以農業占比持續下降為標志的,而新質生產力或將改變這一規律。當數據要素引入之后,農業因為涉及海量的農產品以及眾多的農業生產者,其新質產品(數據產品)的開發潛力日益變得巨大。一旦農業生產中的數據都可以變成產品在市場上流通交易,新質農業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將會增加。
《中國社會科學報》:與傳統的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新”在哪里?
朱巖: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質生產力的深刻闡述,已經從總體上明確了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重大不同。從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這個“不同”更加鮮明。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技術革命性突破成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結果。
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對經濟系統的影響則體現為三個方面:以數據要素為新生產資料;以數字空間為新發展領域;以數據資產為新價值源泉。
以數據要素為新生產資料。數據作為新生產資料參與到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全周期中,創新、設計、生產、流通、服務等各個環節都要利用新生產資料進行變革,創造基于數據要素的產品,用以滿足市場的數字化需求。
以數字空間為新發展領域。數字空間是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新發展領域,它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下一代互聯網(Web 3.0)和數據要素,是數字時代人群組織、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新對象。數字空間突破了實體空間的制約,可以在數字世界匯聚大量高端技術人才,形成無時空、無邊界的經濟生態,釋放龐大的數字需求,從而進一步促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以數據資產為新價值源泉。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傳統產業的盈利模式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隨著數據資產逐漸成為企業的一類新型資產,數據資產在產業生態中的流通與交易規模會日益增加。在統一監管制度下,產業生態企業要開展包括碳數據資產在內的各類數據資產開發和經營活動,讓數據資產助推產業鏈走向現代化、高級化。
《中國社會科學報》:互聯網產業的創新和應用是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如何看待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業績?
朱巖:
互聯網產業是依托新質生產力發展起來的典型產業?;谛沦|生產力的實踐發展,互聯網產業實現了“需求創造+科技創新+模式創建”的新發展模式。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產業的新質生產力實踐經驗日益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借鑒,并展現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生命力。比如,吉林省的“人參數字化”就是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人參數字化用數據賦能野山參和林下參,通過物聯網技術獲得人參的生長數據,確保人參處于最好的生長狀態。當人參具備了這些數據屬性,就可以利用數據可信認證系統充分保證人參的品質,從而實現人參的這些數據屬性的附加價值。購買者通過掃碼可以獲得這株人參出產的海拔高度、詳細位置、生長環境等數據,還可以提供它的土壤檢測報告,甚至可以調取其生長過程中不同時段的相關數據。據報道,“數字人參”已經覆蓋了延邊、通化、白山三地七縣的人參主產區,通過開發人參數據,真正實現了數據賦能鄉村振興。
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微觀經濟,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新質生產力繪就的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展現了業務規模與盈利水平的雙重增長,進而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與信心。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展新質生產力可能會面臨的挑戰是什么,如何應對?
朱巖:
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任何產業在引入新質生產力時,必須要注意這三者的變化,并做好三者的優化組合。與此同時,能否做好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也就成為引入新質生產力時不可回避的挑戰。
新興產業的勞動者必須是具有新思維、面向新技術的勞動者,任何因循守舊的勞動者都會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阻礙;發展好新興產業還必須要有創新型的勞動資料,其中利用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勞動工具,成為經濟發展的必需,因此勞動者必須要掌握這些新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延伸的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數據要素市場,這些新興產業也必須廣泛開展數據要素的開發實踐工作,勞動者也要學習使用新勞動工具開發數據要素價值??傊?,三者的協調、優化、組合,關鍵還是勞動者。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操作者都要努力學習掌握新思想、新工具,并有效開發數據生產資料、兌現數據價值。
引入新質生產力時需要注意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要做好與新質生產力匹配的新質生產關系變革。面對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交換關系、產品的分配方式等都將發生革命性轉變。我國在宏觀層面建立的生產關系,是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新質生產關系,具有相當大的領先性。但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的組織模式還大多沿襲工業時代的思維,其生產關系難于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際需要。這決定了企業創造新質生產關系需要從傳統生產關系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幾個方面入手,通過激活數據要素,用新技術釋放生產關系各個環節的新需求,建立全新的獎懲機制,從而改變企業生產的組織方式、創造新的產品交換模式、創新社會成員參與分配的方式。因此,新質生產力企業一定要勇于變革生產關系,采用網絡化的用人制度,創造更加平等高效的組織文化,建立透明公平的激勵措施,才能讓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更具吸引力、創造力、爆發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編輯出版,面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屆的一份學術理論大報?!吨袊鐣茖W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服務黨和國家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宗旨,在學術理論界享有廣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