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研究》專刊前六期刊物在發行后收獲了強烈反響,得到了產業界的一致好評。日前,《產業轉型研究》??谄咂诳镆颜娇l。本公眾號會對《產業轉型研究》??谄咂谥兴珍浳恼逻M行持續報道,歡迎各位讀者關注。
本文為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羅培、徐鵬以及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孫沛聯合發表于《產業轉型研究》???2022 年第 12 期 總第 340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饗讀者。
△《產業轉型研究》專刊第七期
文/羅培 徐鵬 孫沛
羅培、徐鵬: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
孫沛: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
傳統的要素市場比如資本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等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而數據要素市場,雖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信息技術局部領先,但在數據要素市場的規則制定、體系建立上,由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各國仍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上。
中國數據產業的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機遇,推動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釋放數據紅利、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增長必須進行機制上的創新,在數據流通交易運營機制上進行系統性思考和創新。
機制上進行系統性思考和創新。
一是建立和完善治理規則體系。
國家層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數據交易管理制度,規范數據交易行為,培育數據交易市場”,并對從事數據交易中介服務的機構權利義務進行了規定。建議加快組織研究制定國家《數據資產法》和相關細則,以明確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等,明確數據資產在生產、流轉、交易等過程中的權利邊界;確定數據要素市場的基本框架,包括準入機制、定價規則、交易規則、安全機制、監管體系等。地方層面,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地方實際,制定本地區數據條例和配套的地方性法規,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完善。
二是積極推動數據資產入表。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在政府部門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協同管理本地區、本部門數據與業務工作,推動數據共享開放,建立與數字經濟相關企業聯系機制,提升本地區、本部門數據治理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推動企業構建數據驅動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推動數據要素資本化核算。探索建立數據生產要素會計核算制度,明確核算范圍、核算分類、初始計量、資產處置等賬務處理及報表列示事項,準確、全面反映數據生產要素的資產價值,推進開展數據資產評估,推動數據要素資本化核算,探索數據資產列入政府和企業財務報表。
三是探索制定相應的財稅、金融、產業等政策,引導和支持數據交易市場和生態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推動將企業采購數據費用納入研發投入費用,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探索企業共享公共數據的稅收抵扣政策,鼓勵企業共享公共數據。試點認定一批數據要素型企業,對所認定企業市級相關專項資金予以重點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基金和銀行支持,建立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基金。試點探索建立個人數據來源者的收益補償機制,平衡供需分配不公平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因地制宜建設運營差異化的數據資產交易子平臺。
一是探索開展數據資產金融創新服務。數據資產金融服務。探索開展數據資產質押融資、數據資產保險、數據資產擔保、數據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服務。提供質押標的處置變現、風險代償和評價估值服務。探索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數據交易支付結算中的應用,打造符合數據交易特征的支付結算體系。選擇合適地區、行業,開展產業數字金融試點,探索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據建立交易信用風控模型,打造中小企業融資新模式,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綜合三農有關數據,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農民農戶農社”三級信用體系,以農村金融改革為切入點,推動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
二是穩步推進數據資本化。探索“數據入股”允許數據需求方以股權對數據持有方的特定數據權益進行置換;探索“數據出讓金”制度,創新“數據招商”新模式,推動地方政府從“土地財政”逐步轉向“數據財政”。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在貴陽率先開展數據資本化試點。
試點開展“數據公益”行動,打造“數據公益”品牌。鼓勵支持企業共建共治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平臺,促進全社會數據創新應用。鼓勵支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積極參與和建設開源社區,推動數據要素流通關鍵技術和創新應用發展。
近年來,我國數據交易市場整體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交易平臺數量和市場規模大幅增加,各類衍生服務如數據清洗、數據托管、數據技術交易等已經趨向成熟。但另一方面,從國家層面缺乏統一的大數據交易規范和交易規則,交易主體、交易標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定價都尚處于探索階段,有必要厘清一些關鍵的原則性問題,為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一,“所商分離”。借鑒證券市場交易所與券商相分離的經驗,建立數據交易所與數據商相分離的市場運行機制,構建所商分離的流通生態體系。
第二,數據交易所。一是數據交易所必須由國有資本控股,可以由政府直接出資,也可以由國有的數字化企業投資,在股權設計上可以采用多元化股權、混合所有制結構,但要保證國有控股。國有資本對數據交易所的管控可以保證數據安全,還能進一步建立信任、打破“數據孤島”,在交易中確保公平公正,杜絕灰色交易的發生。二是明確數據交易所的法律地位,大數據交易所是所有數據交易的樞紐。一方面,通過統一的大數據交易平臺進行各類數據交易,可以增加數據交易的流量,加快數據的流轉速度,提高數據交易效率。另一方面,統一的數據交易平臺還能一定程度上解決貨不對板、買賣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打擊地下非法大數據交易。在這個平臺上,還可以為數據商開展數據期貨、數據融資、數據抵押等衍生業務。三是確立數據交易所的平臺職能,做好登記、撮合、交易、監管等各項服務。數據交易所不僅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撮合等服務,還可以根據實踐的發展,參與大數據交易的資金劃轉、結算,進行數據商品的交付。對平臺上各類交易,數據交易所有著不可推卸的監管職責。在市場主體準入上,數據交易所要對交易主體進行備案,對交易數據的真實性、來源合法性進行考察,在數據安全方面,數據交易所要對交易的數據和交易行為進行適當監管,確保涉及國家安全的數據不被非法交易和轉移。
第三,“數據商”。“數據商”指具備一定數據、技術和商務資質,可提供交易標的開發、標的承銷與交易撮合等推介與輔導業務,自愿遵守流通交易規則的企業組織。數據交易并非只需要數據提供方、使用方和交易平臺三方,還需要數據撮合、加工、評估、定價、存儲以及交付等相關市場主體,這些市場主體就是“數據商”?!皵祿獭蓖怀黾夹g屬性和市場化屬性,在交易所授權下負責將非標準化數據轉化為標準化產品。
第四,第三方服務機構。第三方數據服務中介機構指開展合規認證、安全評估、數據保險、資產評估、人才培訓等服務,自愿遵守流通交易規則的企業組織。著力培育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加快構建數據要素社會信用體系。
探索建立數據資產、交易主體上鏈登記確權制度,確保參與交易的各方主體可信。
02|加強數據合規管理
成立數據合規委員會,建立合規會審機制,確保數據資產合規登記權威性。
03|建立可交易數據的可追溯系統
無論是數據的管轄權、交易權、所有權、使用權或財產分配權,都需要對數據有全息的可追溯過程,并且保證是不可更改的,區塊鏈在這方面的應用很有前景。建立可交易數據的可追溯系統,運用區塊鏈技術保證交易的真實、準確、有效。
04|建立數據價值分類體系
有的數據天然就是資產,有的數據需要加工才有價值;有的數據價值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有的數據價值存在顯而易見的時效性。這就需要有一套對數據進行分類的操作標準和評估體系,以便數據的后續利用。
05|建立數據產業持牌體系
以后參與數據領域加工交易的市場主體都應該像金融機構那樣,是持牌的、有資質的。只有持牌機構才能對政府數據、商業數據、互聯網數據、金融數據等進行系統的采集、清洗、建模、分析、確權等,參與市場交易。通過建立數據產業持牌體系,促進全國和地方的數據資產安全交易、數據資源的優化配置。
數據資產和數字化資產能夠交易的前提是權屬明確,能夠高質量交易的基礎是可信交易。采用區塊鏈技術和隱私計算技術,結合 IPFS 分布式存儲技術,可實現有效確權、可信交易,讓“數據可用不可見”。
一是建立“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可算不可識”技術平臺。通過采用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可信計算環境、數據沙箱等隱私計算技術,在不泄露原始數據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采集、加工、分析、處理與驗證,實現數據在加密狀態下能夠被用戶使用和分析,實現數據可證去標識,從而在保證數據所有者權益、保護用戶隱私和商業秘密的同時,充分挖掘發揮數據價值。
二是采用IPFS分布式存儲技術保障數據安全。目前的數據網絡主要是建立在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基礎上的,這種中心尋址的傳輸控制模式在安全性、訪問效率、開放性等方面還存在不足。目前興起的分布式存儲技術,正在改變著原有數據中心的運營模式。以星際文件系統 IPFS 為代表的分布式存儲,能夠高效地利用數據存儲資源,同時采用內容尋址提高了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消除了域名攻擊等安全隱患。同時,分布式存儲還能降低存儲成本,提高數據傳輸效率。
三是采用區塊鏈智能合約保障數據資產有效確權。數據資產化需要對最基本的數據價值單元進行確權和登記,并保證其在交易過程中的公平性、可信性。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為數據資產化提供了可行的底層技術,能夠確保數據流通中技術層面的公平性。通過架構在區塊鏈上采用智能合約而產生的權益證明,在數據資產化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當前我國數據交易平臺存在活躍度低、交易量不足等情況。究其原因,除了當前數據交易處于起步階段外,數據交易產品供給不足是關鍵原因。為了更好地激活數據要素市場,需要切實加強數據要素供給。
構建數據資源和數據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建立常態化數據質量評估和管理機制,促使數據生產者規范數據結構、提升數據質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數據質量管理體系,推動數據產品像現代工業品一樣形成流水線、標準化的操作和生產模式。
由公共數據管理機構統一授權運營,通過建立公共數據成本核算機制,參照行政管理類、資源補償類收費標準和流程,指導對市場化主體進行收費。
公共數據作為數據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國民經濟發展中生產生活的各方面,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數據的應用,自 2020 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公共數據運營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戰略指引?!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要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
政府數據授權運營的基本特性是將數據作為國有資產進行市場化運營,而且將數據處于政府數據運營服務單位的控制當中,不僅確保數據安全,而且使得政府數據的經濟效益能夠留在當地,為地方政府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該模式不對政府數據進行精細確權,而是由市政府將全部的部門數據市場化運營權集中交由本地國有企業,既避免了數據確權難題,又保障了相關主體的數據權益。
國內較早探索政府數據資產化運營的是貴州省,2014 年 11 月成立了云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定位是政府數據運營企業,主要職能包括政府數據匯聚、政府數據共享、政府數據開放三個方面。
成都市將全市政府數據的市場化運營權集中無償授予成都市大數據集團,搭建了成都市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平臺,出臺了《成都市公共數據運營服務管理辦法》,由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服務方式提供政府數據產品和服務,同時實現政府數據資產的保值增值。
上海市于 2021 年 11 月通過的《上海市數據條例》,在全國范圍內第一次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確了要“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規定“被授權運營主體應當在授權范圍內,實施數據開發利用,并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通過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形成的數據產品和服務,可以依托公共數據運營平臺進行交易撮合、合同簽訂、業務結算”。
廣州數據交易所在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的監管下,采用“一所多基地多平臺”體系架構運營。按照“省市共建、廣佛協同”的思路,引入央企控股及省市區龍頭國企優勢資源建設,為區域數據交易服務設立多基地。廣州交易集團負責廣州數據交易所日常經營管理工作。
在公共服務數據方面,深圳、貴陽在電力、氣象等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
電力數據方面。近年來,深圳供電局構建制度規范化、組織一體化、溝通多元化的數據治理體系,獲得數據管理成熟度(DCMM)四級認證。深圳供電局積極開展跨企業數據安全交換關鍵技術研究,構建了南方電網首個自主可控的電力數據要素流通基礎設施——聯邦學習平臺。深圳供電局印發了國內電力行業首份數據開放分類分級指南,參與編制《電力大數據共享規范》等行業標準。深圳供電局遵循數據資產管理的標準框架,已建成電力數據開放運營平臺,實現電力數據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支撐電力數據資產的運營。深圳供電局于 2018 年開始打造首個電力數據產品——“電力看征信”,該產品構建了一套基于電力數據的企業征信指標,包括用電狀態、電費繳納、用電量、違約行為共 4 大類 23 項征信指標,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從新的維度考察企業的信用情況,支撐征信機構開展貸后預警、空殼企業識別、信貸反欺詐、授信輔助等業務,已為超千家中小微企業發放了逾十億元的融資規模,目前“電力看征信”已在深圳數據交易所上架。此外,深圳供電局還圍繞政府在政務提升、改善民生、城市治理等方面的需求,打造了“雙碳大腦”“電力看經濟”等系列數據產品,融入深圳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
氣象數據方面。2022 年 11 月 7 日,在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和貴州省氣象局的指導下,由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普華永道中國、貴州省氣象信息中心聯合編寫的《氣象數據估值系列白皮書之一:解鎖氣象數據價值新方程》,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次發布。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首發了包括氣象數據在內的系列行業數據專區,氣象專區經過半年運營,已完成 600 余萬元交易額,為氣象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優質的交易環境和載體。優化規范了氣象數據交易流程,在保護供需雙方利益的同時,促進交易過程更加安全合規、方便快捷。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將持續構建氣象數據“供給-中介-需求-流通交易”產業生態體系,積極推動氣象數據價值釋放的制度及理論基礎建設。挖掘氣象數據應用場景,培育氣象數據市場價值意識及交易習慣,激發氣象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潛能。
推進企業數據治理制度建設,認定一批數據要素型企業,建立對數據要素型企業稅收引導和優惠政策,探索“以數抵稅”制度,研究出臺面向企業開放共享數據的數據稅收抵扣政策,推動企業數據資產流通交易。
企業是數據要素開發的市場主體,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過程中,傳統企業的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作為企業的新型資產,企業的數據資產增長越來越快,價值越來越大,因此必須要建立企業數據治理制度,用以規范和開發企業數據資產的價值。
推進企業數據治理制度建設,首先要區分信息化和數字化的不同。信息化主要是向企業內部發力,通過內部協同實現降本增效,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數字化主要是向企業外部發力,用外部協同的方式挖掘鏈上數據資源的價值。因此,我們不能用簡單的信息化思維推動數字化的發展,也不能用簡單的信息化隊伍解決數字化的問題。企業數據治理制度,是針對產業鏈、產業生態,規范企業數據資產的管理和流動方式,其核心是促進數據在企業、產業鏈、產業生態之中的流動,推進數據確權、定價、流通、交易,促進數據價值實現。
推進企業數據治理制度建設,要點是依據《意見》要求,基于數據治理的五項核心內容,參照數據治理體系參考框架,結合各地政府相關數據條例和企業發展現狀與需求,積極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的數據治理規范體系,具體包括:
一是編制企業“數據治理制度”。如同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一樣,數字時代的企業需要建立“數據治理制度”,用以規范企業內的數據采集標準、云數據系統、數據流通規范、數據資產化標準、數據資產管理規則、企業間的數據交易基本規范、數據產品開發規范等。建立這一制度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實施這些制度將會是企業是否開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標志。
二是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在企業既有的組織架構中設立副總裁級別的“首席數據官”,負責配合主要領導進行企業數據要素的開發工作。首席數據官要從數據基礎設施、資產數字化、數據資產化、數據流通與交易、產業鏈數據服務等視角,做好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規劃、業務模式創新和產業鏈重塑。
三是打造企業云、鏈系統,提升企業數據質量。推進 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通過打造企業云、區塊鏈應用系統,從信用體系、數據架構、數據應用、數據安全、數據標準等方面規范企業數據質量管理,提升企業數據管理能力。
四是引進數據封裝技術,形成企業數據資產。面向企業內外的各種應用場景,對企業全場景的數據進行封裝,并建立數據資產臺賬,為將來的數據資產進入財務報表奠定基礎。此外,要積極探索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制度,并站在產業鏈角度,建立這些數據資產包的定價與交易規則。
五是以資產數字化為入口,建設企業數字空間。積極引入 WEB3.0 技術,建設面向企業內、產業鏈、終端客戶的數字空間。打造數字空間的基本入口是企業既有資產的數字化,也就是應用各種數字技術對企業的固定資產、人力資產、無形資產等進行實時穿透,建立其在數字空間的映射,并形成企業的數字孿生模型。
六是面向產業鏈和產業生態,探索數字空間對接、數據資產交易機制。在產業鏈和產業生態里開發利用數據要素才更有價值,企業的“數據治理制度”也必須要站在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角度,積極探索企業數字空間與數字產業鏈的對接方式,企業數據資產如何參與產業鏈上數據資產的價值創造,從而讓企業通過數字產業鏈完成更加徹底的數字化轉型。
探索“個人數據信托”機制,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個人數據參與財產分配,提高個人參與數據流通應用的積極性。
05|建立“數據+算法+算力”的新型數據資產體系
依據數據要素化和要素數據化理論
① 就是數據,是有價值的數據;
第一個③ 和數據處理中心有關,指的是交易數據處理中心的存儲能力、通信能力、計算能力;
一切數據交易的前提是要素數據化、數據要素化。各種場景中所產生的數據,要經過加工處理從而形成可觀測的數據。數據要發揮作用,市場就需具備統一的數據標準,數據也要符合要素市場質量方面的要求。
這樣的數據經過加工后,可通過各類數據中心通信、存儲、計算等程序。數據交易中心的通信能力、存儲能力和計算能力通常也決定著數據資產的質量,所以這三項能力也可以作為交易的標的。未來國家間數字化能力比拼的基礎就是數據中心服務器的數量以及計算能力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數據資源越強大,國家數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就越強。預計到 2025 年,在“新基建”推動下,我國將新增超過 2000 萬臺服務器。數據處理中心如果有閑置的存儲能力、通信能力、計算能力,可以在數字交易所掛牌買賣。目前大量的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下缺乏這三大能力,而另外一些互聯網企業數字資源豐富,兩者應該在數字交易平臺的撮合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最后,在數據處理中心的通信能力、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的背后,實際上還涉及軟硬件方面的算力、算法、解決方案。中國目前有 13 個超算中心,很多超算中心的算力并沒有得到充分地利用,應該將一部分超算資源騰出來進行交易;很多數學家和程序員開發、優化的算法也可以進行交易;數字信息處理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各類數字軟件都可以在數據交易所中進行成果的資產變現。
2022 年 2 月,我國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 8 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 10 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2022 年 9 月 26 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發布會,“東數西算”工程 8 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方案均進入深化實施階段,起步區新開工數據中心項目達到 60 余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過 110 萬標準機架。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實施,8 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將形成區域集中性超大規模的存儲能力、通信能力、計算能力,為“1+3+3”數據產品體系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產品。
依據要素數據化理論,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從實體空間向數字空間邁進并深度融合的場景,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并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數據資產。下面舉兩個示例。
數字CBD
土地要素開發的一個代表中央商務區(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其主要的傳統產業就是寫字樓等企業服務和商業街等生活服務。因為 CBD 的土地資源有限,其經濟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把 CBD 延展到數字空間中,就可以突破土地資源的限制,數字 CBD 既是物理 CBD 的映射,又可以在虛擬世界中不斷拓展自身的數字空間,并在數字 CBD 中開發數字文旅、電商購物、辦公共享、游戲交友等大量新商業模式,從而大大提升 CBD 傳統土地要素的經濟承載力。數字 CBD 可采用 Web3.0 的發展模式,從統一技術底座、統一大市場底座、創新體系等方面探索 Web3.0 的數字空間創新場景,從而創造出大量有價值、有市場的數據資產。
針對域內小微企業以及小微企業融資產品的發展實際,面向小微企業推出融資產品,融合政府部門開放數據、行內數據以及第三方商業數據,通過聯邦學習與多方安全計算解決“數據孤島”和用戶隱私保護的難題,研發了面向全域小微、科創企業的在線智能授信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多方數據,實現企業智能分類;通過數據驅動,實現在線、多維度建模,智能化授信;優化信貸流程,貸款線上一鍵申請,線下便捷用信,有效解決小微、科創企業貸款申請難、資產評估難、額度滿足難等問題,并提升企業貸款可獲得性和便利性。企業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即“有誠信、有經驗、有納稅”,產品的風險控制由銀行與公共信用中心或大數據交易所對接系統和模型數據來做的,聯邦學習技術在銀行和公共信用中心或大數據交易所部署子模型,無須各數據方披露底層數據即可進行聯合運算。
07|大力發展數字化資產
數字化資產由于權屬明確,存量和增量都十分巨大,且需求明確和旺盛,可快速提高交易平臺的交易標的供給,活躍交易量,提升交易額。比如:
貴州省位于中國西南部,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環境,旅游景區眾多,旅游季節較長。自“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和“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意見發布以來,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和旅游產業化,積極主動打造“雙一流”旅游目的地,并在文旅項目建設、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遺產、藝術創作等多個方面成果顯著。(“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面向景區游客,打通票務體系,根據旅游景區需求,發行數字門票,可結合景區特色元素發行特色數字藏品,宣傳貴州文旅產業。
文體融合:創造 IP 數字產品
國潮文化的崛起是消費者對于中國文化 IP 的認可,在此背景下,國產運動品牌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對于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等擁有較大品牌影響、較好產業基礎的國產運動品牌而言,產品結合中國文化 IP,既可以滿足“Z世代”人群的情感需求,也可以推動品牌創造價值、創新發展。尤其對于鴻星爾克品牌而言,該品牌在災情中展現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受到消費者好評,也得到了官方關注,但“破產式捐款”后蜂擁而至的“野性消費者”已經逐漸恢復理性,創新性不強、吸引力不足成為制約該品牌發展的關鍵問題。
面向愛國青年、文藝青年等,建立數字藏品交易平臺,與上述國產運動品牌、中國文化 IP 等聯合發售數字藏品,推廣品牌、文化的同時,滿足消費者的愛國熱情;建立數字藏品創作平臺,鼓勵消費者結合中國文化 IP 自創產品,該產品一旦用于生產、銷售,創作者將得到收益回報,或搭建游戲場景,將該產品用于數字人穿搭。
圍繞數據要素從產生到發生要素作用的全過程,結合本地實際,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引進、培育和發展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數據產業,打造數據產業集群。
打造特色數據產業集群
組建國有數據資產運營管理公司,試點基于“政務數據”“衛星數據”“工業數據”“交通數據”“健康數據”“文旅數據”等典型數據集,以場景為載體,以數據為核心,結合“飛地經濟”“虛擬產業園”等新模式,創新“數據招商”機制和模式,由政府制定規則并監管數據,引入市場主體開發數據應用并運營,吸引國內外優質企業共建數據價值化產業集群,共享數據價值化收益。
打造特色“數據產業園”
“數據產業園”是專門設立、為數據交易服務的特色化園區,吸聚、孵化數據資產法人實體,打造特色數據產業鏈,探索建立數據交易相關服務體系、監管體系。
“數據產業園”是虛實結合的產業園,既有實體空間承載數據資產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服務機構、監管機構等,也有跨越空間的“飛地”以連接遠端的企業、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資源。
大力引進、培育和發展“數據中介”,鼓勵它們在數據交易所登記,并為其頒發“數據中介憑證”。建立數據產業企業庫,為數據交易市場和資本市場培養合格的以數據交易為核心的數據型企業。
培育庫將容納科技、金融和法務等各類資源,根據企業多元化發展需求、服務商差異化能力,形成一套審核、入庫、培育、出庫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符合相關部門認證和由專家評審成績合格的企業可獲得入庫資格,并申請入庫企業資助。培育庫幫助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助推企業快速成長。
為提供完整且針對性強的咨詢與綜合增值服務,培育庫將聚集各類服務商,以及來自政府的相關服務與配套如入庫企業資助、異地遷入本市的規模以上數據企業資助、優質數據型企業認證獎勵性資助等。
02|推廣“開放群島”開源社區
培育數據交易大市場需要匯聚數據提供方、數據參與方、數據商、第三方服務機構、技術廠商、監管機構等多方參與者,共同構建并參與數據要素生態體系。深圳數據交易所聯合國家智庫、國家單位、高校、大型金融機構、大型互聯網公司等 50 家發起單位牽頭成立的國內首個國際化自主可控隱私計算開源社區“開放群島”,對隱私計算技術開展跟蹤和研究,在避免隱私泄露、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對外服務以培育數據交易市場。
“開放群島”開源社區將充分整合政、產、學、研等多方資源,依托數據交易場景,讓技術需求方先行,探索數據要素流通過程中關鍵技術成果轉化與落地應用。通過開源協作,有效提升技術開發與迭代能力,降低開發門檻,集社會力量促進技術創新與融合。同時,面對實際應用中復雜多樣的平臺技術解決方案,開源協作有利于實現跨數據、跨平臺、跨行業互聯互通,滿足數據交易多場景技術需求。開源有利于實現“陽光監管”,加強與監管機構互動與合作,推動建立多方協同監管機制,快速推動形成行業領域事實標準,幫助深數交推動更好的業務成果。一個有活力的開源社區與優秀人才之間可以相互成就,高質量的大數據人才、開源人才、技術人才通過貢獻專業與技能參與社區建設,同時社區也可以幫助開發者、貢獻者沉淀技術和積累經驗,實現自我提升。
03|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
社會經濟系統運行中的各種數據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理論上是按照指數方式增長的。面對日益增加的海量數據,如何讓數據再產生更加有價值的數據,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進步和不斷迭代。實際上,人工智能近些年的巨大進步就是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反過來它也必將對數據的加工和利用模式帶來新的革命。沒有人工智能,存儲、通信、算力再強,都沒有辦法應對爆炸式增長的數據,無法讓數據真正產生持續性價值。
數字貿易是數字化和全球化發展到一定時期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貿易模式。盡管數字貿易發展迅速,但目前國際社會對數字貿易的具體規則并未達成共識,在數據跨境流動、個人隱私保護方面還存在較大分歧。究竟數據貿易應該秉承什么樣的原則,可以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數據終端銷售全球一體化。有記憶能力、通信能力、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的智能電子產品,應該規定可以在全世界進行自由貿易流通。某些國家基于莫須有的國家安全考慮禁止網絡產品、通信產品在本國流通是對 WTO、對全球貿易統一市場的破壞。
二是數據資源屬地化。但凡是智能終端產品,只要有操作系統、通信功能、存儲功能,都一定有存在后門的可能。應對的關鍵在于將服務器屬地化,進行物理隔離。比如蘋果、特斯拉的數據庫都在中國境內運營,而中國企業在美國建設的 5G 基站,其背后鏈接的云、服務器也都在美國境內。
三是有序推動跨境數據資源互訪。在互聯網流量、帶寬付費量、互聯網搜索量等各項指標上,我國在全世界均處于領先地位。但在數字經濟市場規模上,我國約為 5.36 萬億美元,與美國 13.6 萬億美元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全球互聯網的訪問指標上,我國甚至低于俄羅斯。問題癥結是跨境數據訪問存在壁壘,這阻礙了數字領域的經貿交流,也不利于我國互聯網企業在數字貿易競爭中搶占全球市場份額。
數據只有在不斷交流中才能持續增值。在實際科研活動中,由于跨境訪問本國數據存在障礙,海外的跨國公司很少在國內建設高端研發中心、核心研發中心。而國內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也難以訪問海外大量科研資源,嚴重阻礙了科研活動的開展。未來我國應該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在保證國家安全、數據安全的基礎上,促進數據這一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推動數字貿易高水平開放,增強我國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產業轉型研究》??F已發售第一期至第七期,各位讀者如欲購買,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自行訂購,也可聯系以下老師訂購:
郵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內容來源|《產業轉型研究》2022年第12期 總第340期
編輯|段文秀
審核、責編|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