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基本要素包括網絡、平臺和數據。數據通過網絡集聚于節點平臺,在節點平臺進行加工處理,產生價值。根據數據類別的不同,節點平臺可分成交易平臺、社交平臺、協同平臺等。交易平臺是目前數量最大、活躍度最高的節點平臺,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交易平臺是指在互聯網中,以符號化方式將交易主體集聚在一起,以數字化形式完成交易全過程的網絡節點平臺。交易平臺包括各類消費品交易平臺、企業投資品及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企業中間品及工業品交易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及政府采購交易平臺、數字品交易平臺以及跨境電商交易平臺。各類交易平臺已經覆蓋國民經濟的消費領域、投資領域(包括企業投資和政府投資)和進出口領域,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交易平臺的普及程度標志著國民經濟的數字化程度,標志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2018)從經營主體的角度把交易平臺的經營者劃分為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兩類,理清了交易平臺的基本法律關系。《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2021)進一步把電子商務經營者擴展為“網絡交易經營者”,進一步明確“網絡交易經營者”,是指組織、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自建網站經營者以及通過其他網絡服務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網絡經營者。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是指在網絡交易活動中為交易雙方或者多方提供網絡經營場所、交易撮合、信息發布等服務,供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獨立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平臺內經營者是指通過網絡交易平臺開展交易活動的網絡交易經營者。至此,交易平臺正式作為一個法律對象納入監管范疇?;谝陨戏治觯覀兛吹?,交易平臺的法律關系背后存在一個穩定的不同于傳統交易市場的交易結構。
具體來說,符合法律要求的交易平臺具有三層結構。即在交易平臺的上層是以買方和賣方為主體的交易者。他們以交易平臺為場所發生交易。交易平臺的中層是由交易平臺提供的交易服務,發生在交易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之間。所有的交易服務建立在與互聯網相連的技術平臺上。交易者之間的交易與交易平臺提供的交易服務、技術平臺的技術支撐構成了交易平臺的基本結構。
表面看來,這個結構與傳統交易市場結構相似。這種表面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誤解,容易讓人以傳統交易市場的角度看待交易平臺和治理交易平臺。因而,揭示交易平臺的本質特征就顯得特別重要。
交易平臺的本質特征在于由于技術參與交易所產生的數據集聚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集聚效應。
交易平臺通過技術手段把傳統交易市場丟失的數據承接起來并沉淀于交易平臺,使原本在傳統交易市場無用的交易數據變成了資源,并產生了新的整體效能。沉淀在交易平臺上的數據把原本分散的交易者連成一體,由此產生了基于數據共享的網絡社群?;诰W絡社群的跨區域性和全球性,在交易平臺形成了超大規模的具有整體效能的網絡社區。在網絡社區的交易通過超大規模符號化集聚方式進行。這就是交易平臺的集聚效應。
交易平臺的測度特性表現在,交易平臺除了可以像傳統交易市場一樣進行交易,交易平臺本質上建立了一套交易測度體系,通過測度,交易平臺能夠產生數據。正是這些數據把各種交易要素連接成動態演化的整體。使交易平臺作為一個具有確定目的和范圍的社會裝置按照自身運行機制進行持續運作。
交易平臺的過程特性表現在,交易平臺作為一個整體,并非像機器一樣是不同部件的疊加,而是每一個貫穿平臺整體的服務過程的交互作用。每一個服務過程具有確定的目標和相對獨立的運行機制,并與其他服務過程域存在交互作用。我們把這種既獨立又交互的服務過程稱為交易平臺的服務過程域。一個交易服務過程所覆蓋的范圍被稱為服務過程域。眾多的服務過程域形成交易平臺總的服務能力。過程域決定交易平臺的成長性。
交易平臺服務過程域是建立在交易平臺的技術基礎之上的,是由技術過程確定的服務過程。交易服務過程域具有更大的技術剛性。交易過程中的每個約束條件都表現在服務過程域中。因此由服務過程域構成的交易場景顯然具有更大的規則剛性,交易平臺的服務能力取決于服務過程域的能力,交易平臺的成長取決于服務過程域的成長和交互關系。
作為整體性社會裝置的交易平臺,具有穩定的運行機制。主要在于建立在技術平臺上的每個服務過程域都具備一套完整的交易測度和記錄裝置,交易平臺在提供交易服務的過程中完成了交易測度和交易記錄。交易測度生成了交易數據,交易數據反映了交易過程,交易過程的記錄進一步揭示了交易的總體傾向和交易規律,為進一步的交易以及與交易相關的生產、流通、創新提供了指引,使交易數據的整體像工業經濟時代的機器設備一樣成為了創造價值的要素。
在這個意義上,交易平臺上的數據整體上就像機器設備一樣在交易平臺上發揮作用,具有交易平臺的資產屬性,可以為交易平臺帶來價值。隨著數據應用能力的增加,交易數據的價值創造作用越來越大,追求交易數據就成為交易平臺的內在動力。
在這種內在動力的驅動下,交易平臺必然會進一步優化細化服務過程域,以期對交易過程進行更詳盡的測度和記錄,獲取更多的數據。同時,交易平臺必然通過服務過程域,促使更多的交易主體在交易平臺集聚,以期在更大范圍獲取數據。由此,以數據為驅動,交易平臺就形成了“交易→測度→數據→價值→更多交易→更多測度→更多數據”的循環。交易平臺通過迭代技術使得服務過程域不斷更新優化,維持這個循環不斷升級,使得交易規模和數據規模同步增長,進而交易平臺不斷成長。
交易是人類社會實現價值的基本方式。傳統的交易市場發生在單個交易者之間。交易市場缺乏交易測度能力,因而也就不存在交易數據。在交易平臺上的交易,交易主體、交易標的物、交易過程必然是符號化的。這些符號化的交易集聚在一個平臺上,為依據統一的規則進行測度創造了條件。
交易平臺在現代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個完整的交易測度體系。這個測度體系具備以下功能。其一是測的功能。即交易平臺能夠建立一套測量準則,對交易主體、交易行為、交易過程進行實時測量。測量是測度的基礎,是平臺技術的重要部分。前端涉及各類傳感技術、感知技術等,后端涉及測量準則、測量尺度的設計等。在實踐中,測的功能表現為各種主體的數據集表達的屬性。其二是度的功能。即可以對無法直接測量的因素進行猜度、推測、估計。在實踐中,度的功能表現為對聲音、圖像、視頻等場景的標識、聚類和解析。測度過程就是獲取數據過程。在此過程中,交易平臺的數據必然與平臺目的、平臺特性具有強關聯,體現平臺意志。
測度的結果就是數據。測度過程所花費的成本就是數據成本。
交易經過測度轉化為數據以后,數據在交易平臺就成了獨立的實體對象。交易平臺經濟學把數據集聚產生的形態稱為數據空間。在數據空間,交易平臺經營者根據數據測度和其中的信息含量、信息意義,創建特定算法。使源源不斷的交易平臺測度數據在特定算法的驅動下,在算力的支持下,如同工廠的機器一樣,形成數據加工和處理能力和機制。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數據如老的數據,產生數據模式,其功能類似于工廠的機器,具有生產工具的性質。另一部分數據,如新的數據,則如同工廠中的原材料,被加工和處理,形成交易平臺知識產品或平臺能力。這樣,交易平臺就完成了數據轉換過程,數據一方面作為數據資產提供知識生產的條件,另一方面產出交易知識。社會各界津津樂道的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在經濟學看來是支撐數據資產化和產出知識的技術。
交易平臺數據空間產出的數字化知識是交易平臺與平臺上交易者的交易標的物。在交易平臺上,數字化知識以三種形態呈現。
交易平臺數字化知識向交易者的輸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向單個交易者輸出個體知識,提供交易保證、促進交易、交易增值能力。其二,向特定交易社群輸出類別知識。提供廣告、通用工具、金融等服務。輸出網絡價值,如網鏈服務、共享模式等服務。其三,向全體交易者輸出總體知識,提供平臺治理、交易模式、貨幣兌換等總體型服務。
交易平臺在向交易者輸出知識,本質上是知識交易,交易平臺實現知識價值,交易者通過知識改善生產、流通、交易條件,獲取效率提升和價值增加。
從上述過程中我們看到,交易平臺存在一個絕妙機理。一方面,交易平臺通過測度平臺內交易者和交易過程獲得數據,在數據空間進行加工處理,使數據變成資產,生成數字化產品和平臺服務;另一方面,交易平臺又把數字化產品和平臺服務輸出給平臺內交易者,獲取數據價值。由此,在交易平臺完成了從交易、交易測度到數據處理、價值實現的全過程數字化循環。
在此循環中,交易平臺的數據空間通過交易測度和價值實現與交易活動建立起緊密關系,同時在提供數字化知識服務的過程中實現了對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資源配置和資源控制。隨著交易平臺的交易集聚能力沿著互聯網的節點擴展,這種對資源配置和控制的范圍必然進一步向著超越地域和國界的方向擴大。
交易平臺的運行機制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偉大創造,是人類交易史上的重大變革。這個變革可以與工業經濟時代的工廠機制相媲美。很顯然,這個變革將引領生產方式的變革,使得工業化時代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方式向數字化時代以交易為中心的生產方式轉變。
經濟學所關注的為誰生產、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在哪生產等基本問題將由數字交易給出答案。在這個機制的推動下,必然在全球范圍出現超級巨型交易平臺。經濟競爭轉化為交易平臺競爭。
在這種變革中
其一,交易測度與被測度的許可關系。測度產生數據。實際上是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的關系??梢酝ㄟ^交易關系進行處理。過程域對交易主體和交易過程進行測度,需要得到交易主體的許可。交易主體為了得到交易服務獲得交易促進的利益,必然面臨著是否允許交易服務過程域測度的選擇。在這種被測度與被服務的選擇中,實際上在交易主體與過程域之間完成了一次交易,即交易主體被測度許可與交易服務的交易。這是交易平臺大量免費服務的原因。不是交易平臺愿意提供免費服務,而是交易平臺和交易主體之間達成的一種互利交易協議?,F實中,經過這種免費服務協議,交易主體的測度許可和過程域測度達成了基本平衡。
其二,交易平臺與平臺內交易者的知識交易。交易平臺利用數據資產向交易者輸出知識產品和平臺服務,這種服務以前述三類知識為基礎,具體表現為基礎服務、交易保證服務、交易促進服務、數字化服務、智能化服務等。很顯然,這些服務進一步增強了交易平臺的能力,促進了交易的繁榮,推動了交易平臺數據的集聚,提高了交易平臺的覆蓋面。同時,使交易平臺本身集聚數據生產獲得了收益,也是交易平臺基于數據進行擴張的主要動力所在。因而是交易平臺要處理的主要交易關系。
其三,以數據空間為中心的測度、數據處理和價值實現都存在相應的服務主體,他們之間產生數字交易關系。這些相關的數字化形態的服務構成了交易平臺數據空間內的特殊交易關系。這些交易主體是數字資產、數字產品、數字服務、數據價值實現的主體。這些主體在同一個交易平臺數據空間共享交易平臺的數據資源,共同創造數據知識,實現數據價值。由此形成數據空間的數據創造生態。在這個意義上,它們是數字經濟價值的直接創造者,是數字經濟的核心。
其四,交易平臺與平臺外主體的交易關系。
隨著交易平臺覆蓋面的擴展,基于互聯網的全球化網絡無障礙連通特性,交易平臺很容易跨越傳統的行政監管體制,成為超越行政監管之上甚至超越國界的超大規模社群。通過這種跨界社群,交易平臺與社群的交易關系轉化為監管關系、地區間關系和國家間關系。這種前所未有的基于底層社群建立的新型跨界關系,需要在平臺數據利益沖動與監管規制之間尋找平衡。這種平衡體現在平臺利益與地方稅收平衡,平臺權利與政府監管權力的平衡,平臺超越政府邊界與國家戰略的平衡。因此,當交易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交易平臺就具有了全球化特征,成為全球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其進一步發展必然受到國際關系、國家戰略的制約。
交易平臺作為互聯網上的節點平臺,由于具備交易測度能力,使自身產生數據,成為大規模符號化交易集聚中心。在互聯網覆蓋全球的情況下,網絡成為資源集聚的通道,數據成為資源集聚的形式,交易平臺成為資源配置和控制中心。所謂數字化實際上是要基于二進制建立全球統一的測度體系。在數字化成為全球共識的情況下,這個測度體系將把全球資源數字化,為全球資源的數據化控制創造條件。
交易平臺運行機制揭示,交易的大規模符號化數字化集聚使交易平臺具備了自我膨脹的內在動力。數據的資產化進一步推動了交易平臺的自我膨脹沿著網絡途徑擴張。這種建立在數據資產化基礎上的交易平臺擴展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交易平臺的資源集聚和資源配置能力將遠遠超出工業化時代城市資源集聚和配置能力。交易平臺的覆蓋面就是交易平臺的資源控制面。交易平臺的智能化促使交易平臺的資源配置能力、資源控制能力,超越行政經濟,超越當今各種國際組織,成為國際資源配置的主導形式。數字經濟的競爭將表現為超大平臺的競爭。國家的競爭力將表現為平臺競爭力。在此意義上,全球資源數字化所創造的數據化資源控制條件主要被超大平臺掌握,其利益也將被超大平臺所獲取。
在數字經濟涉及的網絡、數據、平臺三個基本要素中,平臺是核心,交易平臺是核心的核心。對于國家來說,只有擁有巨大的覆蓋全球的超級交易平臺,才能具備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全球資源配置和控制能力,才能獲得全球發展數字經濟的紅利。
當前我們對交易平臺的重要性和戰略性認識明顯不足,對交易平臺與數字經濟的關系理解不深,相應政策也跟不上。交易平臺的目標和導向,關系國家長遠發展,關系到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國家競爭力。建議我國應當把發展交易平臺,發展與交易平臺相關的測度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納入國家戰略,正確處理交易平臺的價值分配和轉化關系,盡快在各個產業領域迅速培育幾十家具有世界影響力和資源控制力的交易平臺,參與到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去爭取數字經濟條件下全球資源配置的主導權。
課題組簡介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平臺經濟課題組于2021年7月成立,由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原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平慶忠先生任組長、首席專家,成員包括羅培、陳華芳、張藝偉、李坐然、王蘭儀、吳越。課題組團結國內外平臺經濟理論工作者和平臺企業家,研究平臺經濟理論,總結平臺經濟實踐,以科學方法深入探索和研究交易平臺的本質特點、運行機制和成長模型,并以研究成果為基礎,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平臺經濟政策、監管政策提供咨詢,為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采購交易平臺建設和運營、采購與供應鏈建設以及數據資產化提供規劃、診斷和咨詢,受到國家有關部門、企業界、學術界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