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由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主辦的“2019清華大學人才發展論壇(第五屆)”在清華大學大禮堂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數字化時代的組織賦能和人才發展變革”,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朱巖院長受邀出席此次論壇并發表以“區塊鏈+實體經濟: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為題的主旨演講。
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教授為此次論壇作開幕致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楊百寅、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明忠等其他10名來自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及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和業界大咖,圍繞論壇主題各抒真知灼見,傳播創新經驗,共享思想洞見。來自全國各地黨政部門、行業企業、高等院校的56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圖為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 朱巖
以下為朱巖院長發言的主要內容:
轉型的重要性
中國經濟現在已進入到深水區,所謂深水區,不只是改革的困難增加,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去借鑒、參考的經驗越來越少。前些年,我們更多的是介紹西方的管理學、經濟學。但現在我們更需要中國自己的經濟學和管理學。這就需要我們不僅僅是在經濟上轉型,還需要在理論研究上轉型,在價值創造上做好相應的轉型工作。這樣一次大的轉型被總書記稱作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在這樣的時期里面,我們每一個國有企業,每一個參與經濟建設的主體,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清華大學也有同樣的責任,我們要參與到全球經濟轉型、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知識創造這個進程之中。
數字經濟構建新型產業生態
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描繪,我們已經能看到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過去,所謂的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起到杠桿作用,它釋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活力,同時也給實體經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傷害。1994年到2019年是中國消費互聯網高速發展的25年,阿里和騰訊就是在這段時間里產生、壯大,超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成為目前國內市值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消費互聯網企業的崛起讓我們覺得中國有可能在消費互聯網方面領先全球。然而,消費互聯網的核心是流量,它解決不了可信的問題。直到現在,消費互聯網上依然存在著大量的信用缺失現象。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提出,我們的產業體系是以實體經濟為核心,科技創新和現代金融為兩翼,人力資源為載體的模式。所以當前,我們需要進入到一個新的經濟階段,我們開始討論轉型,討論數字經濟、區塊鏈經濟,更強調的是建立體系,或者說是建立生態。我們要回歸到實體,實體的發展離不開兩個翅膀,那就是科技創新和現代金融。我們要建立符合中國社會特色的新金融,或者叫做產業金融。通過產業金融創新,我們能夠去輔助實體經濟逐漸走向高質量——也就是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推動我國進入產業互聯網階段。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相比,它的核心就在于可信。我們需要增進市場上一個產業內的可信性,由這樣的可信性帶來社會經濟整體發展質量的提升,或者說是使一個小的生態得到優化。當中國的每一個小的經濟生態得到優化后,我們整體的經濟質量就一定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2016年時,清華大學意識到中國經濟轉型面臨著巨大壓力,清華大學有責任用產業為中國做更多的服務,所以組建成立了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依托經管學院,聯合清華大學的各個院系,為我國各個產業的轉型服務。研究院經過三年時間,與在座很多企業都有過一些合作,有過一些共同的創新。我們現在就在做一些小生態的優化和創新。比如鋼胎市場的生態,我國運輸車輛的輪胎市場并不小,但是輪胎質量明顯不過關,經調查研究后發現,最大的核心問題在于賬期問題。產業生態調整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和現代金融手段。所以,我們在輪胎上加裝一個RFID芯片,就有可能把它變成是可抵押的金融產品,再用互聯網+賦能,把所有輪胎生態參與方的可作為金融產品的信息都加置到區塊鏈上,形成一個高可信的輪胎庫存信息庫,這樣就能將整個鋼胎的市場信息做到實時監控,同時把它打包成ABS,這就叫資產證券化。這樣的資產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實現交易,打通它的現金流,消除層層賬期,來自終端的對質量的需求就能夠逐漸向上游傳導。同樣的模式,我們對藥品市場正在進行嘗試與探索,也與北京鐵路局聯合研究北京的砂石料市場,期望通過提高訂單交易信用的可信性,解開企業困境,讓企業能夠有足夠大的精力投入研發,整個生態變得更健康、更透明,從而整體提升生態的質量,真正提升產業生態。
今天在人才發展論壇上,大家可能會懷疑,把本來很低端的一個行業高端化之后,他的人才素質跟得上嗎?國家有講到,“人力資源是載體”,一定要人力資源跟上,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就在做這個事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逐漸擴大我們對人力資源支撐的力量。但僅有這樣的做法還不夠,我們在實踐當中深刻感受到除了教育以外,生態育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工人切實享受到產業金融給他帶來的附加價值,調動他的自我學習動力,使得這部分人迅速轉化為物聯網時代所需要的相應人才,這就叫生態育人。教育育人和生態育人結合在一起,才是適應轉型時期人才需求的兩條腿。解決人才需求的問題,用人力資源作為載體,才能整體實現我們所追求的生態調整。
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表達的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布局,但我們做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于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小生態的調整,這叫做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剛剛表述過,區塊鏈和實體經濟要怎樣做深度融合?他講了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與我們關系極其密切。第一,促進數據共享;第二,優化業務流程;第三,降低運營成本;第四,提升協同效率;第五,建設可信體系。其中最為核心的是建設可信體系。在談到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表示要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監管難的問題。這兩者看起來不是很有相關性,但蘊藏著大智慧。民營企業面臨貸款融資難、貸款貴的問題是因為民營企業很難做到提升自己的主體信用,而唯一提升主體信用的方式就是與國有企業做好交易。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要以國有企業為主導,建立區塊鏈可信生態。這種可信生態建立起來后,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時,可以做到完全透明,國有企業就敢把大量的民營企業納入到這一生態里面。中國的任何一個產業都離不開民營企業,因此一定要有一個可靠的、安全的合作生態才可以。區塊鏈就是要為我們的國有企業,為我們的每一個產業生態解決合作生態問題。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兩句話會對中國未來經濟、未來產業生態的構造產生巨大的指導作用。
目前,大概已有18個省份出臺了區塊鏈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那么到底什么是區塊鏈產業,突破口在哪里?我認為,突破口很簡單,就是政府應用加上國企。一定要讓整個產業生態能夠優化,能夠轉型升級,區塊鏈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新技術創造新需求、新規則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巨大空間來自于大量的新消費場景,稱作數字消費。數字消費和工業時代的消費比較起來,有這樣四個特征,分別是數據型的消費,持續型的消費,聯網型的消費和社群型的消費。如果某一產業不具備我所說的這四個特征,說明它急需進行轉型升級。我們總說得規則者得天下,誰能締造新規則,誰就能掌控未來的市場。我這里所說的是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術,還比如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等,這些技術都將會為人類創造一個完全不同的產業生態空間,為我們找到更多價值的源泉。
我認為,要創造全新的產業生態還要重視兩個方面,第一是教育,第二是就業。教育方面,在座各位是做人力資源方面的,應該能夠感受到教育產業的透明化、教育產業的進一步拓展在未來具有巨大的市場機會。就業方面,我們新的生產力,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生產關系。目前我們的生產關系對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初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對新生生產力來說,還是不適應的。我們之所以全力擁抱區塊鏈,是因為區塊鏈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它所需要的生產關系和中國現有的生產關系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知道,區塊鏈是去中心化,是強調大家共同的參與,這正與中國的人民民主相符合。區塊鏈雖然誕生于硅谷,但是是為共產主義而誕生的一種生產力,所以在中國才有更大的發展機會,我們才有可能圍繞它去建立一種適合新型人群架構的新型社會結構。我們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都要圍繞這樣一種新的人群建立。過去的人群是層級化、職能化的樹狀人群,而新的人群是網狀結構,體現我們所說的平等性,用區塊鏈技術就是在增進這種平等性。央行所倡導的DCEP,會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走向社區型企業社會的組織模式。社區型政府這種組織模式,使人們不只存在于實體的城鄉空間里面,還存在于虛擬的社區里面。所以,今后不僅是面對實體市場,還要面臨虛擬空間里的客戶聚集,所以社區型企業、社區型社會、社區型社會治理,將是我們必須要去回答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問題。
轉型兩大公式
轉型的基本觀點可以用兩個公式來概括。
一個就是互聯網乘以傳統產業等于重資產的輕資產化運營。我們擁有重資產的傳統產業,這并不是缺點,實際上重資產在社會經濟發展當中永遠是核心,永遠是它的底盤所在。我們需要改變對重資產的經營方式,把它變成輕資產化的經營。所謂輕資產化的經營,就是用新經濟、新思維,用科技+金融的賦能來改變實體經濟經營的模式,讓它為我們的數字時代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第二個公式就是互聯網乘以傳統產業等于利用網絡規模經濟創造價值。在工業時代,我們主要遵循的是生產性的規模經濟,生產性的規模經濟是通過產量的增加來降低單位產品的均價從而獲取價值的一種模式。而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需要的是通過新增成員,使我們的網絡不斷增值。我們更多的是要變成運營商,而不是變成產品的銷售企業。就單純的工業品制造而言,中國的企業想要超越發達國家的某些領域,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這次中美貿易戰也讓我們深切體會到這種差距依然是廣泛存在的。但是我們想要做到真正的超越,或者在市場上領先,就需要為產品賦予數字內涵和文化內涵。當我們的工業品具備了數字文化內涵,運用物聯網達到我們想要的網絡效應,我們就有可能換條賽道,超越發達國家,超越老牌的工業企業。我相信在這樣一個工業化和互聯網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時代,中國一定會開創出一系列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新興企業。
希望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自不同崗位的對清華各方面給予巨大支持的合作伙伴,能夠在數字經濟時代,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共同努力,開創中國數字經濟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