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我國最新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能源產業如何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經濟“綠色復蘇”?在 9 月 22 日舉辦的第四屆(2020)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暨“脫貧攻堅·能源扶貧成果報告會”上,能源領域的院士、專家共話新基建與應對疫情沖擊背景下的能源發展,深入剖析行業,并給出相關建議。
講者/何建坤
疫情是突發性全球公共危機,氣候變化是長期更深層次地球生態危機。疫情后實現“綠色經濟復蘇”已成為世界廣泛共識,應對氣候變化將成為大國關注和博弈的重要領域。
為呼應 1.5℃ 溫升控制目標,越來越多國家和城市提出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日益緊迫,將倒逼先進能源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重塑能源產業鏈業態和競爭格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新經濟增長點。新能源基礎設施單位生產能量投資和就業強度比傳統能源高 1.5—3 倍,全球低碳技術每年可拉動 1—2 萬億美元投資,創造 1500—2000 萬工作崗位。我國若要在 2050 年實現近零排放深度脫碳目標,2020—2050 年低碳能源基礎設施投資約需 100 億元。
我國在疫情之后也要堅持綠色復蘇、低碳轉型的政策導向,推進高質量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贏。為盡快實現碳中和的長期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要進行規劃和超前部署。
建議“十四五”強化節能和減排二氧化碳各項指標和措施,推進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二氧化碳減排國家自主貢獻的“雙達標”。“十四五”規劃要與 2030 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相銜接,確定積極有力度的節能、減碳指標。
具體來看,一是要形成促進能源和經濟轉型的倒逼機制。GDP 的二氧化碳強度下降指標不應低于“十三五”,2025 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應接近或達到 20%。
二是以節能減碳為著力點,以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為導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部門特別是高耗能原材料部門二氧化碳排放率先達峰。沿海經濟較發達省市或地區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率先達峰。
三是嚴格控制煤炭消費量反彈,“十四五”末期煤炭消費要努力實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為“十五五”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奠定基礎。
四是建立和發展碳價機制,加速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從發電行業啟動,盡快擴展到石化、化工、鋼鐵等高耗能行業。
五是深化能源價格體系改革,完善支撐能源低碳化變革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和政府規制性措施。
何建坤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1945年生。1970年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后留校工作,現為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1994~2007年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常務副校長,并曾兼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2008~2016年任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F兼任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副會長。主要學術領域為能源系統工程和應對氣候變化,其主持的研究成果已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
文章來源|能源產業年會
(公眾號ID:Ubiquitous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