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研究》??乔迦A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與《數據》雜志社合作推出的一本
季刊
,本??荚诔蔀槿珖鴺O具專業性和前瞻性的產業轉型指導刊物,廣泛探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理論與實踐聯動發展。本專刊由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黃奇帆擔任??幬瘯飨?,由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副主席何建坤、白重恩、孔丹、傅成玉、樊代明、姚振華擔任專刊編委會副主席,由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巖擔任??幬瘯魅巍?/span>
本公眾號會對《產業轉型研究》??兴珍浳恼逻M行持續報道,以下文章為朱巖教授發表于《產業轉型研究》???2020 年第 7 期。特此分享,以饗讀者。
文/朱巖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
新冠疫情在客觀上加速了基于數字空間的產業數字化轉型,各種數字化的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無論是新興產業還是傳統產業,在疫情中都開始關注數字空間中“無接觸”的工作方式、產品功能、營銷模式,并開始思考數字空間的價值創造方式。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對產業數據要素做市場化開發,并基于數據要素創新商業模式、產業生態。中國正在進行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為產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的硬件基礎。而產業互聯網也正在成為支撐產業數字化轉型價值創造的新領域。
產業數字化轉型是為了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價值,從消費互聯網發展的進程可以看到,缺少核心要素支撐的網絡經濟行為,很容易淪為一種零和游戲,從而無法持續地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所以,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是一種簡單的網上購物模式,而是要重新思考企業在數字空間中的價值創造方式,也就是企業在數字空間中所能開發利用的新資源、并基于新資源創造新商業模式。
2020 年 4 月 9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在傳統的要素之外,把數據納入了生產要素的范圍。
文件具體明確了要用市場化配置來激活數據這一生產要素,要實現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社會數據價值提升、數據治理科學規范、數據價格市場調節、數據產權交易機制等等。
數據成為了要素并能夠進行市場化配置,為各行各業利用數據資源創造價值奠定了基礎。
當數據作為一種等同于土地、資本一樣的生產要素時,企業需要思考其所在的產業生態一旦引入了數據要素后所發生的變化,也就是傳統產業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及行業數據,改變自身的產品內涵、市場的消費模式、商品的交易方式、客戶的服務模式等。
對一家數字時代的企業而言,其經營范圍已經不再只局限于傳統的物理空間,同時還包括了更加廣泛的數字空間。企業必須要思考如何在物理和數字的二維空間中構建新的企業模型,尤其是在數字空間中創造基于數據資源的新的價值,這就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發展空間。以房地產行業為例,通過產業數字化轉型,企業提供市場的不再只是一棟棟商品房,還應該包括每幢樓宇、每個房間的數字化環境,并基于這些數字環境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創造房地產商運營這些數據的新盈利模式。
在數字經濟領域,實踐的發展往往是領先于理論的,而理論的落后對于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全面順利實施是極其不利的。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數字文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對矛盾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匹配發展也是我們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要理論工具。
當前階段,全球主流的生產關系是在工業時代所形成的層級化、職能化的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是為了適應工業上的大規模分工協作需要而建立的。
進入 21 世紀以來,全球生產力高速發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不斷出現,現有的工業生產關系已經不能適應數字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這種矛盾日趨激烈,全球范圍的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沖突。
疫情隔離導致了原有生產流通體系的停滯,水平分工體系的崩潰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建立一種什么樣的生產關系才能夠降低全球經濟運行的風險、適應數字生產力的需要、為全球帶來新的增長點,這也為中國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國際市場機會。
所以,發展數字經濟、實現數字化轉型,歸根結底就是要尋找能適應新生產力發展的新生產關系。
不能匹配先進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已經導致了全球經濟出現了大量問題,一方面大數據使得社會向著透明、誠信、公平的方向發展,并呼喚組織結構日益扁平化的生產關系;
另一方面,層級化、職能化的現有生產關系很容易導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以及大量的權力尋租現象。
為了解決這類全球數字環境的公平秩序問題,企業必須努力實現數字化轉型,建立符合數字生產力需要的全新數字化生產關系。這種數字化生產關系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它需要我們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大膽創新。向著數據透明、全員可信、身份對等的方向,思考如何在產業生態內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基礎設施,創新伙伴關系、提升市場數字價值,進而建立一種公平透明的數字化生產關系。在數字生產力與數字化生產關系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理論基礎,具有巨大的創新潛力和價值。
2020 年 3 月以來,中央明確提出要大力開展新基建。
4 月 20 日,發改委進一步明確了新基建的內涵,從而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指明了方向。
首先,對于信息基礎設施,要努力打造先進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和算力基礎設施,并加大信息基礎設施與政府、產業、居民的融合程度。
其次,對于融合基礎設施,需要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城市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進而形成新的融合基礎設施, 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第三,對于創新基礎設施,是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都會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內容。
2020 年 5 月 22 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進一步提到要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新基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在于它是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硬件基礎。就像是礦山、電力、公路、鐵路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一樣,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同樣需要建立新的社會運營基礎設施。三類新基建的內容就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鐵路、電力”,尤其是信息基礎設施,是承載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主體,更值得各個傳統產業深入研究。
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主體不只是政府,而是要有產業界的積極參與,否則就無法最大限度發揮新基建的價值。所以產業數字化轉型下一步的重點就是產業界要充分利用 5G、物聯網等信息通訊基礎設施以及算力基礎設施,積極構建新技術的產業應用基礎設施,創新各種數字化運營模式,釋放多樣化的數字消費,基于新型基礎設施上的數據資源,創造產業生態內的數字財富。
從 1994-2019 年,中國的消費互聯網得到迅速發展。
但我們要看到,產業數字化轉型并不只是讓傳統產業走向網絡購物等消費互聯網形態。
消費互聯網的核心是利用網絡匿名、廣覆蓋的傳播特性,在網絡空間中每個人群關注的領域獲取流量,再用各種工業時代的變現方式把流量變現。
這種以流量為核心的商業模式,由于只利用了網絡信息傳播的特性,無法為經濟社會的大量交易行為提供可信環境。
而網絡空間中的不可信給互聯網經濟帶來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
這些問題必須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加以解決。
與消費互聯網的核心是流量不同,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信用,是用各種技術手段加上制度措施,保證產業數字生態內的各種數據和行為的可信性,并依托這種可信性建立全新的產業價值體系。產業互聯網是通過產業內各個參與者(包括終端消費者)建立多種層次的互聯互通,改變產業內數據采集和流通、使用的方式,通過為每一個環節提供可信的數字賦能,把每一個環節都變成可信的數字化交易過程,從而改變每個環節創造價值的方式。
產業互聯網充分體現了數據要素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價值創造能力,產業生態內的每個企業要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技術加工數字空間中的數據要素,把數據變成產品價值的一部分,并進而改變整個產業的價值創造方式。產業互聯網也會直接觸達終端消費者,與消費互聯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產業互聯網更注重可信性,為消費者提供基于可信環境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價值,釋放終端消費者的數字消費潛力,用數字消費帶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創造能力。
產業互聯網保證了產業生態內部的安全可信的數據流通機制,構建了公平、可信的軟硬件環境,因此被視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例如,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對單一制造企業來說,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通過改變產品設計理念,利用工業傳感器等數字化手段,增加工業品的數字屬性,進而創造由工業品的彼此聯接所帶來的新商業模式。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時代工業企業的數字化產業新生態,傳統制造業也將走向產品生產與數字運營并重、制造與服務融合的新發展模式。
總之,隨著我國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各個產業要加速數字化轉型的理念將會被越來越大的人群、越來越多的行業所接受,數字經濟時代將會因為疫情而加速到來。發展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先進生產力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機會。中國在全球率先提出數據是如同土地、資本一樣的生產要素,并正在建立數據要素的市場化交易機制,這將會為中國的產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的理論和政策基礎。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新型的數字化生產關系,從已有的實踐來看,中國所倡導的人民民主、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生產關系,是符合先進生產力需要的數字化生產關系,也是中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政策保證。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大量投資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最為堅實有力的硬件支撐。除了電商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而產業互聯網的特性使得政府和國有企業在構建產業互聯網時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是重塑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的核心,我們需要基于可信計算技術和相應的獎懲機制,建立一個國企民企融合發展的全新數字化產業生態。
從本文討論的四個方面來看,中國產業數字化轉型已具備良好的基礎,具有光明的未來。但任重道遠,社會各界還需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充分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堅決落實黨中央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變革時期,努力讓中國產業借助數字化轉型挺立潮頭,為人類文明進步、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各位讀者如有購買《產業轉型研究》??枰?,可聯系以下老師:
朱老師:
聯系電話:136 1442 6692
郵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
段老師:
聯系電話:177 6123 0717
郵箱地址:duanwx@sem.tsinghua.edu.cn
內容來源|《產業轉型研究》專刊 2020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