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董家鴻:新冠疫情暴露出基層醫療過于薄弱,我國健康醫療體系需要強基建設

    2020-06-07



    新冠疫情暴露了中國醫療系統的短板,出現了大醫院資源擠兌、基層醫護人員因資源不足無能為力、社區防控不到位等多重危機。近日,“人文清華”獨家專訪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探討如何構建一個新的醫療體系,改變現狀。



    基層醫療機構過于薄弱


    這次新冠疫情傳播廣、控制難的現象,暴露出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防控體系上的缺陷。在支援武漢抗疫時,由董家鴻院士率領的國家遠程醫療隊,除了部署智慧防控相關設施外,還深入到武漢一線的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衛生中心進行調研,了解當地的醫療體系現狀。調研發現主要的短板在于基層醫療機構薄弱。

    董家鴻院士指出,醫療資源并不是最大的問題,“武漢大醫院的醫療資源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醫療資源配置相當充足,可以說不亞于世界發達國家。”真正的核心問題是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一方面大醫院虹吸了大部分原本應屬于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和病人,出現大醫院治小毛病浪費資源、甚至資源擠兌的情況,也導致醫護人員院內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因為好醫生、好設備全部在三級醫院里面,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很難有能力阻擋病毒的傳播,“面對新冠疫情的暴發,武漢整個醫療系統不堪一擊,很快就崩潰掉了。經過調研,我們團隊覺得國家亟待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要把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span>

    新加坡“守門員”模式值得借鑒


    談及如何增強基層醫療建設,董家鴻院士表示:“新加坡疫情應急防控體系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展示了社會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防疫模式。新加坡全國有900多個公共衛生預備診所,這些診所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應急轉變為發熱門診和傳染病的前哨診所,起到‘守門員’的作用。病人在前哨診所進行篩查,確診后就轉到定點醫院去治療,避免大醫院的人群聚集和醫療資源擠兌?!?/span>

    只有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真正加強了,才能守好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門”。


    建立整合式的分級診療體系


    董家鴻院士認為武漢的問題其實也是全國的普遍性問題,在改革現有醫療體系時,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是關鍵,可以通過增強醫療系統的體系化,來解決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董家鴻院士團隊受到湖北省委、湖北省衛健委的指派,規劃一個區域醫療體系的構建方案,“從分級治療體系、治理模式、信息系統、資源配置,四個維度進行研究和設計”。

    首先是完整的分級醫療體系,董家鴻院士說道:“醫療很復雜,從生到死,這個過程中需要很多不同的健康醫療服務。常見病在基層醫院就可以解決了,重的病要到大醫院。醫療服務應該是分層級的,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提供不同功能的醫療服務,需要從頂層來設計一個三級聯動、分工協同的整合式區域醫療服務體系,形成一個涵蓋預防、治療、康復、慢病照護、高齡照護等全人群、全方位、全生涯的醫療服務體系?!?/span>

    醫療體系治理模式的革新也很必要。董家鴻院士強調:“通過醫保建立起激勵性、補賞性付費制度,讓優質的醫療資源往基層去下沉,這樣病人才能向社區醫院流動,從而解決看病難和看病亂的問題。”

    同時也需要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來支撐整個健康醫療體系,實現不同醫療結構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搭建醫療資源向基層輸送的通道和下沉的途徑。

    汲取教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據董家鴻院士介紹,雖然國家醫療改革中已經明確提出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但實際上,這么多年來,基層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這次新冠疫情危機反映出基層薄弱問題的嚴重性,也給重塑國家健康醫療體系帶來了契機

    董家鴻院士表示,控制疫情付出的巨大代價,醫護人員的犧牲,都提醒我們應該從中深刻汲取教訓。除了要合理配置資源,加強基層醫療體系建設外,還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專業化管理,這次抗疫中暴露出了醫療衛生管理問題,“專業性很強的政府機構,要由有專業背景的人來領導,或者是建立一種機制使專業意見能夠及時在政府決策中發揮作用。缺乏專業的支持,會造成決策的失誤,這個教訓挺慘重的?!?/span>

    另外董家鴻院士也特別指出,專家不應該只重論文,輕實際應用。基礎研究水平可以以發表論文來評價,但應用研究業績就不能以論文為主來衡量?!耙哉撐臑閷虻膶W術評價體系必須要改變??蒲幸吨T于解決實際問題來創造價值,應用研究學者應該通過解決問題來展示自身科研創造的價值,以此來評定其學術水平和學術貢獻。醫學研究一定要解決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的問題,疫情之下更需要把我們的科技資源最快地應用到應急防控和病人救治當中去?!?/span>


    嘉賓介紹:
    董家鴻:醫學博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

    董家鴻教授是國際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和肝臟移植專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精準外科”新理念,創立了精準肝膽外科范式。這一理念已被廣泛應用于胰腺外科、神經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治療科等諸多臨床專科領域,促進了當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百余篇,主持制訂11部行業指南。主編出版專著5部。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20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省部級一等獎3項,以合作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鑒于其對當代外科發展的引領性貢獻,法國國家外科科學院、美國外科學會和歐洲外科學會同時授予他外籍院士或榮譽會士。

    董家鴻教授創立并踐行精準醫療、精益管理、精誠服務的“三精醫療”理念,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建立起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醫院管理體系。

    文章來源|人文清華講壇
    (公眾號ID:renwen_Tsinghua)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_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韩_中文字幕免费日韩不卡_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