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劉濤雄 潘資興: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前景

    2020-03-20




    文/劉濤雄 潘資興

    劉濤雄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潘資興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理論經濟學2018級博士


    編者按:

    技術的更新換代沖擊著傳統行業的勞動力市場,而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正在將這一趨勢推進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前景,我們邀請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劉濤雄教授和潘資興博士為我們解讀這一問題。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凱恩斯等學者都曾提到,技術更新換代將會導致更多機器替代勞動力。當前,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正在將這一趨勢推進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替代效應愈發明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l of Robotics)統計,2011年至2016年五年間,中國機器人平均銷售額以每年12%的增速高速增長。中國2016年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約為87000臺)就已接近歐洲和美洲的銷量總和(97300臺),2017年后增長更為迅速。工業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送貨機器人、投資機器人……人工智能正在對一個個人類工作崗位攻城掠地?;谀壳暗募夹g水平及發展勢頭,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將滲入越來越多行業,人工智能替代諸多人類勞動是大勢所趨。然而,人工智能在給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憂慮,是不是越來越多的人將變得無所事事?

    無論是業界還是學術界,都非常關注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替代情況,已有不少研究機構測算了不同職業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對人工替代的前景大體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一是技術性因素,二是社會性因素。




    從技術性因素 出發,可以從兩個關鍵屬性判斷某種勞動是否容易被人工智能取 代:一是規則 性,二是可重復性。 這兩個方面實際上也對應著兩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不同思路。第一代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規則的編程思路,由人類總結好相應的行為規則,然后通過編程使得計算機按規則例行程序。因此,一個勞動行為越規則,就意味越容易采用計算機程序來模擬,如某些車間工人的零配件組裝行為。第二代人工智能,也是當前的主流技術,是基于機器學習的思路,即由輸入規 則轉變為讓計算機基于大量訓練樣本學習出相應行為規則,一個勞動行為可重復性越強,則計算機可以得到越多的訓練樣本,越多的學習素材又能幫助機器學得越好。 如汽車駕駛,其行為規則是十分復雜的,但可重復性很好,每一個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都可以當成訓練樣本,因而當前自動駕駛發展十分迅速。 在不規則和可重復性差的勞動方面,目前人類相對人工智能來講仍然具有優勢。 參考弗雷和奧斯本(Frey&Osborne,2017)等的研究,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替代人類勞動需要突破三個瓶頸: 分別是“Perception and manipulation”(涉及人的肢體協調與感知方面)、“Creative intelligence”(創造性智能)和“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能)。 也就是說,在需要這三方面突出能力的工作上,人類仍然有機器無法比擬的優勢。 當然,如果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產生了目前難以預計的重大突破,那技術性的約束因素則又另當別論。

    人工智能對人工的替代同樣受到經濟、社會甚至政治等多方面社會因素的影響。如果說技術因素決定了其可能性,社會因素則決定了其現實性。如經濟收益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項人工智能技術在市場上是否會被采用。各行各業的勞動力成本、各工作崗位的社會屬性等,都是影響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重要因素,納入社會因素的考量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技術是各國通用的,如果僅從技術層面去探究人工智能替代人類勞動的可能性,結果將會是一國的情況可以直接套用到其他國家。但實際上,當前機器人在各國各行業的應用有著很大差別,如阿西莫格魯(Acemoglu,2017)經過測算,認為在美國每一個新的機器人大約替代了5、6個工人。而根據我們測算,在中國則大大超過了這個數字。再如,同樣是企業首席執行官,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產業結構的經濟體中,其所從事的具體活動是有明顯區別的,其用于財務決策、公共關系、人際互動的時間構成和所需的素質能力明顯不同,因此能夠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程度也不同。我們的測算同樣表明,中國和美國的企業首席執行官被替代的可能性有明顯區別。




    具體到中國的情況,我們利用一些計量模型進行初步測算。結果表明,在職業層面,一些人類具有認知優勢、勞動力成本高的職業被替代可能性相對較低,以教師、研究學者、公共服務和文娛從業者為代表;而一些工作流程標準化,工作環境變動小的職業則容易被機器人替代,以機器安裝、操作與維修工人為代表。在行業層面,“農林牧漁”“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制造業”“采礦業”等行業受到的影響會顯著高于“教育業”“金融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行業。就勞動者個人素質相關的因素來看,擁有更多專業知識、具有更高技術水平的人,更有可能從事被替代風險較低的職業。

    值得一提的是,就整個社會而言,人工智能替代人類勞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勞動力紅利正在消失,今后機器人上崗會大幅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在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順利推進的情況下,人工智能的發展不但不會帶來大規模失業,而且會有效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但是,如果相應的政策不到位,如產業結構調整滯后,勞動力市場僵化,勞動力跨部門流動困難,人工智能替代人工所帶來的問題將會成為嚴峻的挑戰。

      作者簡介  


    劉濤雄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數據經濟分析、宏觀與產業經濟、新政治經濟學等。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于大數據的中國宏觀經濟景氣衡量研究》首席專家,并主持其它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

    潘資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理論經濟學2018級博士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_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韩_中文字幕免费日韩不卡_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