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工作論文:CBDC—面向公眾的開放型中央銀行

    2020-03-17



    編譯/李銘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



    編者按:

    近年來,全球加密資產及以 Libra 為代表的“穩定幣”快速興起,對全球各國貨幣和金融體系發起數字化挑戰,也成為重塑國際貨幣競爭和支付格局的重要力量。2020 年 2 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對外發布題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entral Bank For All》的工作論文,論文通過建立基于銀行擠兌模型的博弈均衡,試圖回答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開放性和對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體系的影響等問題。



    面對貨幣數字化的演進挑戰,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和國際金融標準制定機構(如國際清算銀行 BIS、金融穩定理事會 FS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等)紛紛開始加快法定數字貨幣的評估與策略制定。2020年伊始,BIS便攜手英格蘭銀行、加拿大銀行、日本銀行、歐洲中央銀行和瑞士國家銀行成立專項小組,評估上述各國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潛在案例和開發經驗。 1 月,BIS 發布一份有關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的調研報告,全球有 66 家中央銀行參與調研,調研顯示有 80% 的央行正在參與數字貨幣相關的工作,其中 40% 的央行已經從概念性研究階段進入試驗階段,同時發展中國家相比發達國家具有更高的創新動力。

    雖然以歐洲央行為代表的二十國集團(G20)將研究重心確定在批發端的數字貨幣,但 數字貨幣已然成為重塑國際支付體系和跨境支付流程的重要力量,全球各國對于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已逐步成為共識 。 依托我國活躍的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發展 ,中國央行很早就意識到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后發優勢,歷史包袱較小,在 2014 年便開始規劃設計兼具安全性和靈活性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發行流通體系,并選擇堅持“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投放體系,注重頂層設計和精益實踐相結合, DC/EP 有望在 2020 年在試點城市逐步推廣應用。

    而在大洋彼岸,長期以來,有關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等問題并未引起美聯儲的足夠重視,但 面對全球法幣數字化的提速,以及極有可能對美元國際地位的沖擊,美國政界和學界開始在 CBDC 領域擴大發聲。 美聯儲理事兼金融穩定及支付、清算和結算委員會主席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 在 2019 年 12 月和 2020 年 2 月的公開演講中均表示,支付領域的技術創新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數據隱私保障、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順暢傳導以及非法活動等領域將提出新的監管考量,任何新型支付技術在全面運營之前應達到法律和監管所設定的高門檻。2 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對外發布一篇題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entral Bank For All》的工作論文,文章對引入CBDC和開放中央銀行設施將對金融中介產生何種影響,CBDC 是否會削弱金融系統在生產性投資方面的作用,是否可以通過 CBDC 使資金在存款人和投資者之間合理流動從而重塑金融體系,CBDC 能否使銀行擠兌消失并穩定金融體系等問題進行了論證。雖然美國在 CBDC 問題上處于早期研究階段,但也為我國 DC/EP 發行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視角。

    以下是對文章核心內容的摘譯。

    歷史性回顧
    文章在歷史回顧部分指出,歷史上曾出現過中央銀行(或者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私人銀行)直接參與居民存款、信貸創造及支付業務等商業活動(如,15世紀的英格蘭銀行、18世紀的西班牙銀行),即使在當今也有包括瑞士國家銀行和日本銀行在內的中央銀行發行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盡管這些股票具有嚴格的投票權限制,但活躍的交易量也證明了中央銀行可以從事常規貨幣政策執行之外的活動。

    模型假設
    數字貨幣的發展使得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中央銀行與公眾之間的關系,為此文章通過引入基于銀行擠 兌模型(Diamond & Dybvig(1983)、Allen & Gale (2009))的經濟模型加以實證分析。 在模型假設方面,商業銀行能夠提供活期存款合同,并對短期和長期資產進行投資,從而充當期限轉換(maturity transformation)角色; 投資銀行只使用長期投資技術并實現利潤最大化; 中央銀行則作為政府控制機構使用短期投資技術,并通過與投資銀行簽約的形式獲得長期投資收益。 在一個三期模型中,消費者根據提款策略在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進行存款選擇,并基于對其他消費者策略的預期做出最佳反應。

    博弈均衡
    在中央銀行存款人的提款博弈(withdrawal game)中,一方面,如果中央銀行懲罰存款擠兌行為,那么中央銀行不會發現擠兌并始終提供社會最優合同,同時合同剛性也可以阻止擠兌,從而博弈具有唯一均衡;另一方面,如果中央銀行選擇不懲罰擠兌行為,僅視為存款滾存,那么博弈也同樣具有唯一均衡。所有耐心的存款人繼續存款,而缺乏耐心的存款人撤回資金。社會最優合同由中央銀行提供,合同剛性使得擠兌不會發現。

    結論
    如果中央銀行提供了社會最優存款合同,那么不管是否施加擠兌懲罰措施,都會吸引市場上的所有存款,這是因為即使商業銀行提供了與中央銀行同等競爭力的社會最優合同,但商業銀行無法阻止擠兌行為的發生,存款人具有央行合同具有平穩運行效力的心理預期。如果中央銀行壟斷了存款市場并成為面向全體居民的開放型央行,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將會被削弱,經濟也就無法實現最優的期限轉換。

    以下是英文原文(部分)如下: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點擊 閱讀原文 可查看英文原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_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韩_中文字幕免费日韩不卡_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