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產業轉型研究》??皟善诳镌诎l行后收獲了強烈反響,得到了產業界的一致好評。目前,《產業轉型研究》??谌诳镆颜娇l。本公眾號會對《產業轉型研究》專刊第三期中所收錄文章進行持續報道,歡迎各位讀者關注。
本文為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總經理涂揚舉發表于《產業轉型研究》???2021 年 第 9 期總第 325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饗讀者。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總經理
大渡河流域是長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徑流量與黃河相當,約 500 億立方米,流域 1062 平方公里的河段天然落差達 4175 米,水能資源豐富,可開發容量約 3000 萬千瓦,是我國五大水電基地之一。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渡河公司”)應開發流域水能資源而生,成立于 2000 年,負責大渡河干流 17 個梯級電站的開發和運營管理,總裝機約 1760 萬千瓦,約占大渡河干流規劃裝機容量的 70%。截至 2020 年底,大渡河公司負責開發的猴子巖、大崗山、瀑布溝、深溪溝、枕頭壩一級、沙坪二級、龔嘴、銅街子 8 座干流電站已投產,投產總裝機約 1110 萬千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演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迅猛發展。與此同時,在新技術影響下,企業管理自身的許多新挑戰也要求企業自我變革優化。
首先,企業中人的需求更加多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員工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日益增多,對于水電生產人員來說,從生活條件艱苦的大山深處解放出來成為他們最強烈的需求。與此同時,員工對工作崗位的價值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因此,徹底轉變企業的生產方式,使用智能裝備等手段把員工從艱苦環境和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為員工提供自我價值實現的通道,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其次,企業中物的內涵更加豐富。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物的內涵一直在發生變化。過去,物往往是單一的機械體,相互孤立、自成體系。隨著數字技術的賦能,物漸漸開始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體現為機器群體、數字系統等智能體,這就對企業各系統之間協同運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企業不能正確認知到物的內涵變化,并在管理層面做出相應變革,打破傳統物與物之間的孤島,那么技術的應用只會產生一個又一個新的孤島,企業整體發展將會始終處于一種循環式的矛盾和制約中。
最后,企業中人與物的關系發生變化。在過去,即使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但人始終是主體,物始終是客體,人始終對物持有操作管控的絕對權力。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人和物主客體關系發生了變化。比如,過去在水電站主要靠人來發現機器問題而后解決,從而保障電站的穩定運行,人一旦出現認知能力不足或責任心不強的工作狀態,便可能給電站運行埋下不可估量的隱患。隨著智能穿戴設備、各類高精度傳感設備的出現,物開始幫助人們彌補現場人工巡檢盲區,自動預警并管控人員不安全行為,此時物與人相互影響、協同糾偏,共同維護電站的穩定安全。物的地位從社會發展的純粹客體,開始演變出了與人互為主客體的關系。因此,企業管理不能繼續停步在“人是主體、物是客體”的傳統階段,需要轉變思維去適應這種關系的變化。
為此,2014 年,大渡河公司啟動了數字化轉型創新工程,在業界首先提出了數據驅動的“智慧企業”建設思路并在企業大膽探索與實踐,大大提升了水電安全生產運行和經濟效益。
大渡河公司提出的智慧企業建設始終圍繞“風險識別自動化、決策管理智能化、糾偏升級自主化”的企業管理追求與目標展開。
基于企業一系列問題與挑戰,大渡河公司對智慧企業的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提出了系統性的方法與路徑。首先,建立全方位的量化感知體系,包括生產要素感知、業務與流程感知、人的行為感知、社會生態感知等,大渡河公司全面感知流域環境、氣象、地震、水情、大壩、邊坡、建筑、設備、生產、市場、人的行為等要素,建立了數萬個目標數據對象、上百個數據分析集以及完整的企業指標集。其次,建立企業大數據中心,實現多源數據的標準統一、集成集中、架構云化和互聯互通;最后,建立智能算法與模型,包括智能生產運行模型、智能管理模型、知識融合模型等,比如大渡河公司建立的地災安全預警模型、風險自動分級與預警模型、水情氣象預測與優化模型、設備狀態預測模型等,能智能高效地挖掘數據資源,實現數據驅動決策管理,從而使企業朝著“風險識別自動化、決策管理智能化、糾偏升級自主化”的追求和目標邁進。
智慧企業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大渡河公司規劃了“業務量化、集成集中、統一平臺和智能協同”的關鍵路徑。
業務量化是通過科學設定標準、量化工作任務,實現精益化的企業管理,通過將企業的各項業務全面數字化,使企業從過去定性描述、經驗管理,逐步轉變為數據說話、數據管理。
集成集中是通過整體規劃、系統整合、數據集中、集成運行等策略,消除業務系統分類建設、條塊分割、數據孤島的現象。
統一平臺是實現各類專業口徑的數據標準化,并在統一運用平臺上相互交換、實時共享,為大數據價值的持續開發利用提供支撐。
智能協同是通過對大數據的專業挖掘和軟件開發,形成自動識別風險、智能決策管理及多腦協調聯動的“云腦”(包括單元腦、專業腦和決策腦)對企業進行管理,實現人、系統、設備之間的高效協作。
不同于德國工業 4.0 面向生產線及設備的數字孿生,大渡河提出的智慧企業是對整個企業管理形態的數字孿生,即在物理企業的基礎上打造與之對應的數字企業。智慧企業始終是以“人”為中心的企業,包含三階段循環。
第一階段循環主要是通過人對物理企業的改造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中的“人”(企業家和員工)在企業中推進精細化、標準化建設,采用先進的感知技術和傳輸技術,構建大感知、大傳輸體系,實現對企業“物”及“人的行為”的量化感知和集成傳輸;“人”對感知量化后的業務數據進行治理,構建統一的存儲和運行管理平臺,從而實現以企業大數據中心表現形式為特征的數字化轉型。
第二階段循環主要是通過人對數字企業的開發實現企業智能化應用。企業中的“人”結合企業業務需求,對企業大數據中心的數據進行開發挖掘,在數字企業中構建各類智能模型(算法),形成大計算、大分析能力;“人”對數字企業各種模型(算法)在物理企業中運行產生的結果進行評估總結,并不斷變革物理企業中的生產管理體系,使之與數字企業中的各種智能模型(算法)協同融合,形成與物理企業決策管理層、專業部門層、基層單元層相對應的決策腦、專業腦、單元腦等多腦協同運行模態為特征的智能化運行能力。
第三階段循環主要是通過人與智能企業的融合實現企業智慧化運行。企業中的“人”將自己的創新、創造和知識管理成果與智能化運行模型(算法)進行融合,不斷優化升級運行模型(算法)和管理模式,從而使數字企業中的決策腦、專業腦和單元腦等多腦運行邊界逐漸模糊,融為一體,呈現出云腦運行形態為特征的智慧化運行形態;智慧化運行成果又持續與“人”的知識反復融合,再次推進企業不斷優化升級,產生一種周而復始的自循環狀態,實現企業的自我循環和自我演進。
企業創新,當有重器。大渡河公司構建“五大”技術體系,以支撐智慧企業建設。
一是打造“大感知”體系
大渡河公司在流域范圍內自建了 105 個水情自動測報點、1.9
萬個大壩與庫岸邊坡地災自動化監測點、26 萬條設備編碼和 7000 余項/類的設備狀態監測點;依靠職工自主研發了智能安全帽和智能巡檢機器人等智能感知裝備,形成了對環境、業務和管理的全面感知。
大渡河公司構建了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工業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為補充的大網絡體系,實現數據的快速、實時和海量傳輸。同時,構建了光纖、5G 和高速 WIFI 全覆蓋的流域生產區域移動網和應對突發事件的 GPS、北斗、KA 波段衛星傳輸鏈路等應急通訊網,以急速應對突發事件,保障企業和社會的安全。
三是構建“大存儲”平臺
大渡河公司建成了企業大數據中心,構建了包含十大主題域的數據存儲平臺,打造了基于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等硬件設備和各類虛擬資源池的大數據中心,實現各種數據形態下的海量存儲和快速存取。
四是提升“大計算”水平
大渡河公司建立了云計算中心,構建了服務器虛擬化的云計算架構,利用先進的算法技術和自動學習、深度學習等算力技術,提升云計算中心的算法和算力,為智慧企業數據處理提供支撐,大幅提升了計算水平。
五是培育“大分析”能力
大渡河公司在智慧企業建設中,鼓勵職工圍繞自己業務中的難點和痛點開展協同創新,每年舉辦“大數據建模競賽”,催生了一系列與業務緊密結合的智能預測、預警和決策模型,創建了從安全生產到綜合管理的各類算法模型約 120 項,讓員工工作更輕松、更安全、更高效。
智慧企業不是簡單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而是在數字化、智能化建設過程中,堅持管理變革,對崗位、機制、組織等同步變革,大渡河公司始終圍繞兩項重點任務推進建設:一是推進物理企業與數字企業的融合;二是推進人與智能設備和系統的協同。
大渡河公司在保留物理企業有層級的組織架構基礎上,通過對核心業務的數字改造和職能部門的專業融合,構建了與物理企業相對應的 21 個數據中心。
在戰略管控層面,建立了智慧黨建中心和決策指揮中心,通過構建企業健康運行感知、企業職工特別是黨員干部狀態感知、流域生產運行態勢感知、安全風險監測及預警處置、重大事件應急管理、社會輿情監測等功能,有效提升了戰略應變能力和風險導向的決策指揮能力,實現了反應靈敏、未雨綢繆、機動靈活的戰略管控和風險控制。
在業務管控層面,建立了工程管控數據中心、地質災害預測預警中心、流域生態環境監控中心、設備管控數據中心、大壩安全管控中心、氣象水情數據中心、電力市場數據中心,實現電力生產核心業務的專業賦能、縱向打通、橫向協同。
在資源配置層面,建立了人力資源數據中心、物資管控中心、財務共享中心、采購與合同數據中心,實現公司人財物資源的高效配置。
在度量監督層面,建立了紀檢監察數據中心、審計數據中心、法律事務中心,實現數據驅動的新型度量、監督和審計。
在業務保障層面,建立了車輛管控中心、數字樓宇中心、數字檔案中心,實現辦公和后勤服務的高效、快捷及高度人性化的體驗。
人與智能設備和系統的協同主要圍繞以下四個層面來推進。
一是生產一線的協同,即在一線生產的操作過程中實現人與智能設備交互協同。智能化終端是實現協同的有效手段,通過應用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了機器巡檢和人工巡檢的互補和協同,不僅提升了巡檢的效率,還極大提升了巡檢工作的精確性、有效性、柔性;此外,在生產現場應用了智能安全帽,人的行為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大大降低,實現了設備運行和人員行為的高效協同。
二是生產鏈條的協同,即在流程、分工、組織等方面的優化協同。在生產一線實現協同之后,進一步調整了生產鏈條上的分工,如通過流域指揮中心建設,取消電廠中控室;通過流域庫壩運行安全中心建設,取消各電廠水工班組,分別使得生產流程上減少了約 120 人和 150 人,生產鏈條得到優化。
三是管理體系的協同,即要求企業管理持續變革升級。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必然會帶來人、機、物三元融合的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于企業來說,就是新的組織方式,即管理體系。大渡河公司合并機關部門、轉變機關職能,將員工從艱苦環境條件下的運行操作崗位解放出來,更多的員工得以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整個組織的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經有 12% 的員工轉崗到與數字化相關的業務中,企業管理形態煥然一新。
四是生態鏈上的協同,即要求企業從封閉的企業邊界走上開放的產業生態。這是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數據的流通打破產業壁壘,實現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大渡河流域通過構建面向行業的數據服務平臺,形成了與業界同行的共享服務,在地質災害預警、水情氣象預報、應急搶險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與社會共享、融合、協同的生態。
經過數年的智慧企業探索與實踐,大渡河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成果已經顯現。
圍繞智慧企業“一中樞、多中心、四單元”頂層設計架構,深化管理體制變革,推進流程機制再造。優化整合機關與基層相關專業機構,在公司本部建立 21 個專業數據中心,在雙江口、金川電站等在建工程中按照中心制架構推進智慧工程建設,形成更加專業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打破傳統層級間、部門間的管理壁壘,促進人力資源優化、管理機構精簡。
創新運用了自適應無人碾壓、心墻料智能摻合、工程動態設計等多項新技術,提升了施工現場智能化管理水平,相關研究成果經專家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采用空中無人機、水下機器人以及智能無人船等技術手段,開展庫區泥沙淤積以及高邊坡穩定監測。大力推廣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多系統聯動平臺、3D 數字廠房等創新技術,有效減少各類重復性大、風險性高、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建立了“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現代化生產模式,科學制定經濟運行方案、智能匹配發電負荷調整,實時監測機組健康狀態,實現大渡河流域千萬千瓦裝機水電項目智能自主運行。
研發流域電站經濟調度控制(一鍵調)技術,將以往省網調度對單一電站、單一機組下達負荷指標,轉變為向多個電站群下達負荷總指標的模式,一年減少約 3 萬次負荷調節的工作量,實現三站全年負荷調節零干預。通過定量降水預報、洪水資源化利用、智能調度決策支持、經濟調度控制等先進研究成果的應用,大幅提升企業發電效益。建立了設備在線狀態檢測平臺,開展設備運行大數據分析,對機組進行在線監控與實時診斷,提前預判設備運行健康狀態,及時部署檢修方案與策略,設備等效可用系數提高約 10%。
在設備管理中應用智慧檢修系統,實現設備健康狀態客觀評價,并對設備健康變化趨勢進行預判,從傳統的計劃檢修向預測預判的智慧檢修轉變。在預報調度中充分運用高精度水情氣象測報手段,量化分析流域汛情與雨情信息,自動推演洪水調度過程,為防洪調度提供決策依據。在地災防控中,充分利用地災預測預警技術,十余次實現大渡河流域地質災害預測預警。
積極培育創新型、復合型電力人才隊伍,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推動生產人員工作重點由傳統倒班運行向風險管控、應急處置、大數據運用、創新產品研發等轉變。堅持圍繞水電主業,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邊緣計算、智能應用、工業互聯網、節能環保、安全管理大數據六大產業賽道,成功孵化了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安全帽、智能鑰匙等創新產品,打造了經
濟效益預期增長點。
大渡河流域于 2000 年成立,2014 年開啟智慧化運行管理探索與實踐,五年來累計獲得知識產權授權 350 項,是前 15 年知識產權授權的 5.6 倍;
組織主編、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 39 項,實現了主編、參編標準“零”的突破;
獲得國家級與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65 項,是前 15 年之和的 1.1 倍。
訂購須知:
各位讀者如有購買《產業轉型研究》??谌谛枰?,可聯系以下老師:
朱栩葶老師:
聯系電話:010-83021220
郵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內容來源|《產業轉型研究》???021年第9期 總第325期
編輯|段文秀
審核、責編|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