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對話何建坤:化挑戰為機遇,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聲音

    2021-10-19

    導 讀      

    9 月 22 日,清華大學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行動,是將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與充分發揮清華多學科優勢緊密結合的重大舉措,是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的主動擔當。

    清華大學推出“碳中和大家談”系列訪談,邀請專家學者圍繞碳中和領域熱點議題,進行前瞻性、引領性的思考和討論。本期訪談邀請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副主席、國家氣候變化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為我們總結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背后的挑戰與機遇,闡釋綠色低碳建設中的路徑與抓手。




    undefined

    △ 何建坤教授


    “雙碳”目標背后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具有什么樣的現實背景?



     


           

    何建坤:

    如今,世界正在面臨氣候變化生態危機。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溫室氣體的排放不斷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效應不斷增強。人類生產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氣這類化石能源的燃燒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當中最主要的成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危機,核心就是減少人為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015 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了巴黎協定,提出把未來全球的溫度升高控制在 2 度以下、并努力爭取控制在 1.5 度以下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迅速下降。到本世紀下半葉甚至中葉,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碳中和”。

    中國提出在 2030 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到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統籌國內可持續發展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所做出的戰略決策。中國是發展中大國,碳排放量較大,所以我們要作出和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貢獻,要在全球的生態文明建設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面前,展現出中國的責任擔當。

    記者: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哪些挑戰?


     


       

    何建坤:

    發達國家的碳達峰都是在后工業化社會完成,例如歐洲國家都在上世紀 70 年代到 80 年代初實現碳達峰,美國在 2005 年左右實現碳達峰。發達國家一般提出到 2050 年左右實現碳中和,有相對長的時間。中國要在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只有 30 年的時間,所以時間更為緊迫,壓力更大、困難更多,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我們現在仍然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進程中,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仍是當前的重要任務,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工業與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大,能源需求還在不斷增加,為能源轉型帶來很大的挑戰。在目前以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結構下,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地會有所增長。為實現“雙碳”目標,我們面臨著艱巨的任務,要做好經濟增長和能源安全的統籌協調,形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多方共贏的局面。

    記者:走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對于國家和社會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何建坤:

    走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已經成為世界趨勢,先進的能源技術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在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這類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中國的產業化規模和發展速度都是世界領先的,每年的新增規模和新增投資也處在全球前列水平。我們也要進一步打造在能源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路程中,我們要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與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是一致的。推進國內乃至全球的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的生態安全作出貢獻,既能體現中國擔當和中國貢獻,也能體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化挑戰為機遇,走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對國內的現代化建設和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化挑戰為機遇

    記者:面對降低碳排放的艱巨任務,如何做到化挑戰為機遇,有哪些路徑和抓手?


       


       

    何建坤:

    在政策措施上,一方面要轉變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要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以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和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走節約資源和節約能源的路徑。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發展新能源與低碳技術?,F在我們國家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產業等方面具備世界范圍內領先的先進技術,有了新技術、低成本,就有了推進能源轉型、走上可持續發展路徑的機遇,推動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低碳能源體系。同時,發展二氧化碳的埋存和利用的技術,降低工業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家正在推進相關的先進技術研發和示范工程。

    另外,現在中央也提出要開展大規模的國土綠化行動,發揮生態系統的固碳功能。森林樹木在生長中可以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增加碳匯。目前我國提出,到 2030 年森林的蓄積量要比 2005 年增加 60 億立方米。我們國家目前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造林面積,還會繼續增加碳匯,用以抵消難減排部門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從總體上實現凈零排放,即碳中和的長期目標。

    記者:公眾可以如何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何建坤:

    要想在未來實現碳中和,除了政府采取產業和能源等方面的宏觀舉措之外,企業和社會公眾也要自覺參與和自覺行動。

    構建低碳社會要倡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例如采取綠色出行方式,盡量選擇步行、自行車和公交系統,減少燃油的消費。在生活當中,也要注意節約食品和水,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大家都要從自身小事做起,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之變成一種社會公德和時尚,最終引導整個低碳社會的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可持續發展,培養可持續的社會心態,這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

    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清華力量

    記者:您認為高校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何建坤:

    首先是人才培養?,F在的青年學生們在二三十年后會變成社會的中流砥柱。本世紀中葉,即計劃實現碳中和的2060年前,正是這一代人要發揮重要作用的時代。青年人既擔負著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擔負著維護地球生態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全球生態文明的重任,所以大學要加強這方面的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

    其次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低碳技術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團隊可以為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科技支撐。另外,校園內也要踐行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方式,從自身做起,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現在清華大學也在研究如何在校園內實現碳中和,如何利用我們校園的基礎設施,減少生活中的能源消費,實現碳的凈零排放。

    記者:近日,清華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您認為清華具備哪些主要優勢?


     


       

    何建坤:

    清華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科齊全,很多院系都具備氣候變化與碳中和方面的相關技術,可以加快研發、推廣應用,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作貢獻。另外,在政策和戰略研究方面,清華的多學科交叉也在國內有突出優勢。為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國內需要有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相應政策。目前已有很多在推進全球氣候治理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團隊,碳中和研究院在成立之后,可以整合這些團隊的力量,形成一個綜合的整體。研究院可以結合“雙碳”目標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來開展工作,為國家提供先進技術和政策咨詢建議。

    記者:在碳中和領域,清華倡議成立的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以及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將發揮哪些作用?


     


       

    何建坤:

    清華和其他世界著名大學聯合發起并建立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旨在發揮大學的作用,利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傳播影響力,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幫助各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并在推進校園減碳與碳中和的行動計劃中,組織青年學生參與低碳社會建設行動。

    清華大學的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學校的支持下,具體負責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秘書處的工作。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主要關注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和政策,與碳中和研究院中的工程技術研發工作會密切結合,共同努力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生態危機作出清華的貢獻。



    undefined

    何建坤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副主席,1970年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后留校工作,現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能源系統工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與政策。作為主要負責人承擔多項國家科技計劃課題及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曾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一五”“十二五”重大項目技術負責人,國家973科技項目首席科學家。研究成果已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等職務。     

    文章來源|清華新聞網9月27日電

    記者|呂婷
    學生記者|雷雨晴
    攝影|青山
    編輯|段文秀
    審核、責編|楊帆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_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韩_中文字幕免费日韩不卡_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