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
7 月 15 日上午,氫冶金技術研討會在天津成功召開。此次會議由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政府、天津市節能協會、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以“傳承紅色基因,推動綠色發展”為主題,圍繞鋼鐵企業如何在各工序布局開展好“碳中和”工作,論證氫冶金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商討更佳實施路徑與方案,使“政產學研用”有機緊密地結合。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巖受邀出席此次研討會并發表了題為《雙碳目標約束下的產業規則重塑》的主旨演講,從產業角度分析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鋼鐵及其它行業可能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圖為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 朱巖
北京、上海、武漢三地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在7月16日正式開市交易,這一舉措將會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里程碑,會加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這次參與交易的主要是2225家電力企業,一方面是因為電力系統的碳排放量占了中國碳排放總額的40%以上,另一方面電力企業也比較容易來進行碳配額核算。從碳市場的剛性來看,電力企業剛性較強、彈性較小,所以碳交易對電力企業的影響是長期的,電力企業在未來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清潔電力的比例,才能避免過高的碳成本。當然,碳交易的開市影響的不只是電力企業,如果國家把電價和碳價建立某種聯系,那么通過電力系統的碳交易,就會間接影響到每一個行業的碳行為。當然,納入碳配額的行業還會繼續增多,比如鋼鐵、水泥等,中國的碳匯市場也會建立,這樣就能逐漸形成中國完整的碳交易體系,并基于此形成碳約束下的產業結構。
為了實現雙碳目標,經濟學模型必不可少。通過全球各國(地區)凈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標可以看出,中國從達峰到中和的時間最短,碳減排壓力最大。因此,雙碳目標必須要技術手段、市場手段、行政手段三者并重,其中市場手段最為重要,是調整產業生態、激活碳技術創新的動力源泉。為此,中國提出了新的市場要素:數據要素,這個要素是和碳約束相輔相成的,碳約束可能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動力、而綠色的數據要素是在碳約束下的經濟新的增長點。很多傳統行業面對雙碳目標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新的發展動力,事實上中央已經給了大家發展的路徑:激活數據要素、發展數字經濟。從鋼鐵行業來看,冶煉技術手段的革命最終也是要體現在市場端,加入了碳交易之后,鋼鐵冶煉方式的革命將會更快發生,鋼鐵行業的成本效益模型也將發生巨大的轉變。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探討的氫冶煉模式不只是技術手段,更是鋼鐵行業商業模
式的重塑。
對碳排放來源的產業分析可以看出,每一個行業的碳減排壓力有很大不同,因此其市場策略也有差異,需要根據政策、技術進步等情況,根據行業自身特點來考慮商業模式的創新。從總體上來看,無論是產業政策的制定還是企業戰略創新都必須要考慮下述幾個問題。一是要不斷研究地球自身的碳循環系統,區分固態碳循環和氣態碳循環。碳如果不以氣體的形式排放到大氣中,就不會造成溫室效應。自然界的碳循環人類目前的認知還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大地球碳循環的研發投入,進一步了解森林、海洋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環的閉環的,這對人類理解碳將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生產過程中,我們也要區分固碳循環與氣碳循環,通過改變工藝、改變技術路線的方式做好固碳循環、避免氣碳排放,讓碳更好為人類服務。二是氣態碳是減排的對象、碳交易主要是對氣態碳配額的交易。固碳循環中產生了大量工業與生活用品,對這部分碳要形成產業上的閉環,避免循環利用不當產生氣碳(CO2、CH4)。但氣態碳也不是洪水猛獸,各產業的氣碳要辯證分析,盡量形成循環利用。對于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環機理也要進一步研究,小的方面可以提升人類的固碳技術,大的方面可以了解人類是如何參與地球碳循環的,比如有學者認為頁巖氣、可燃冰等都是地球自身二氧化碳碳循環的產物,不一定要歷經千百萬年。三是要確立各行業產品碳當量、讓低碳理念深入到人類社會每一個角落。從大的產業生態角度來看,我們需要盡快從經濟角度建立一套產品碳當量標準的標準體系。通過每一件產品的碳當量,我們既可以核算一家企業的碳排放,也可以核算每一個個體每次交易的碳消費,從而便于更好地建立全民參與的碳市場。所以,建立產品的碳當量標準體系,是進行低碳宣傳、實現碳交易、落實碳減排目標的基礎性工程。四是碳指標不是只制定給企業的,對政府、個人也都要有相應的碳指標。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因此承擔碳減排的主體責任無可厚非,但碳減排是人類共同的工程,所以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必須要明確政府、企業、個人的碳指標體系,制定低碳生活標準、低碳企業標準、低碳政府標準,從而實現全面控碳。
就今天會議的主題來看,氫冶金是鋼鐵行業避免氣態碳的終極手段,人類能源循環從碳循環轉向氫循環也看起來是個必然的方向。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氫循環技術成熟度較低,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說還要有新的突破。目前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水氫循環上,這個循環的經濟效益目前來看還不夠合理,希望技術的進步能夠盡快實現經濟的水氫循環。但如果我們把水氫循環的范圍擴大一些,把碳加入進去,變成碳水氫循環,用碳來固氫、儲氫(甲醇、甲烷等),那么這個循環的經濟性是不是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呢?希望大家能共同多探討不一樣的氫能源利用方式。清華大學各個院系在氫能應用的頂層技術上進行了許多系統性的創新并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天然氣摻氫燃料(HCNG)發動機、燃料電池壽命快速檢測技術,也希望借著這次研討會,更多專家學者能和清華大學就氫能應用做更多的聯合研究。
零碳GDP發展的關鍵,除了控制碳排放以外還要激活零碳的經濟機制,也就是零碳價值產生的方式。如前所述,基于數據要素所產生的GDP可以是低碳的、零碳的。所以更行業要基于數據要素做好數字化轉型,創新商業模式、創造數字財富。國家這幾年非常重視低碳環境下數據產業的發展,數據要素化、要素數據化的過程,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也是各行業走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路徑。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只滿足于工業時代生產工業品、提供傳統服務的模式,而是要同時重視在數據為基礎要素的市場中建立類似于網上社區的虛擬市場。比如:榮程集團發展農業、文旅、健康等產業,看似與鋼鐵主業并不相關,但從二維市場角度來看,兩個維度所面對的客戶群體具有一致性、文化具有一致性、數字服務具有一致性,因此在數字時代與鋼鐵主業也是十分相關的。所以,未來的企業一定是社區型企業、多維的企業,這樣才能將企業擁有的數據資產的價值充分挖掘,為企業找到在低碳約束下的新的發展路徑,企業有了活力才能真正形成低碳經濟。